著名学者范子烨再谈蔡文姬:她是苦难的亲历者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高凯)“蔡文姬不是时代苦难的旁观者,而是亲历者,她既亲眼目睹了时代的苦难,自己更是时代苦难的一部分,所以她的体味比任何人都深切,我认为一首《悲愤诗》在表达社会现实方面压倒了建安时代的所有诗歌作品。”著名学者范子烨日前在北京的一场文学活动中直言,“我们的文学史对于蔡文姬的描述评价的是不到位的。”  

  大型文学系列讲座“名家讲经典”第十九讲《在中原与草原之间——蔡文姬的人生、歌诗与音乐》近日在十月文学院举办。

  讲座邀请了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范子烨。讲座从蔡文姬的传奇人生、代表诗作《悲愤诗》、音乐家和女诗人的双重身份这三个方面,为听众展现了一段时代的隐痛,弹奏了一曲时代重压下女性命运的悲歌。

  蔡文姬,名琰,蔡邕之女,博闻多才且擅音律,是我国汉魏时期杰出的文学家、音乐家、诗人。早年丧夫归家,后又遭逢乱世,被匈奴王掳掠至塞北,生活了十二年之久,直至曹操以重金赎回,才得以回归中原。

  不同于建安时代大多数的诗人,蔡文姬不只是时代乱离的亲历者、旁观者,更是时代乱离的蒙难者、承受者。她个人的悲苦命运,是整个时代的象征;她以独特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写就的诗歌,是对整个时代隐痛的表达。她的五言体代表诗作《悲愤诗》,是以血泪凝聚而成的艺术名作,后被唐人演绎成了著名的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

  范子烨当日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蔡文姬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解读:一是生平经历,二是五言体叙事长诗《悲愤诗》,三是音乐成就。在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视角下,讲座重新阐释了蔡文姬的特殊文化意义。

  范子烨表示,“蔡琰有她的文学特质和文化特质,她是诗人,也是琴人,现存她的作品是《悲愤诗》二章,正反映了她的这种双重文化属性。前一首诗是长篇五言叙事诗,是徒诗,大家最熟悉的那篇,它不入乐的,纯粹吟读性的诗歌,后一篇属于骚体抒情诗,入乐的楚调歌诗,是蔡文姬的琴曲歌词,她作为琴人边弹边唱的歌词,这篇作品是汉魏时代一曲惊风泣鬼,震古烁今的悲歌。”

  范子烨认为,“蔡文姬目睹了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经历了人间的血泪与欢歌,她的美更加丰盈更加纯粹更加静穆。由此,她也成为东方诗国的一个永恒的艺术形象。”

  范子烨指出蔡文姬的创作真情极切,自然成文,首先表达的是一种真情,写的作品非常自然,这种不同于建安诗坛主体文风的风格,恰恰是由蔡文姬实现的。

  范子烨直言,“令人感到吃惊的是,我们的文学史对于蔡文姬的描述评价的是不到位的。”对此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由男性占主导的文学史观”,“进行文学史书写的主要是男性作家或者男性的文学批评家,因此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当中不可能给女性作家以太高的地位。比如六朝时期的史论家锺荣的诗品当中,个体地位最高的是曹植,曹子建,里面也有女作家,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蔡文姬榜上无名,其实她的作品写的非常好。”

  作为北京出版集团十月文学院的公益性文学品牌活动,“名家讲经典”系列讲座自2017年4月开办以来,以“名家讲堂,雅俗共赏”的形式,每期从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中精选出一部名作,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作家、文艺家,以浅显易懂、贴近大众的语言,细腻解读作家和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内涵。(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