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皮影 300年光影里的悲欢喜乐

  • 我要分享:

  马王皮影 300年光影里的悲欢喜乐

马王皮影 300年光影里的悲欢喜乐

皮影人物。

  文/图 张枥

  南充市南部县文庙街上,随着铿锵一声锣鼓响,牛皮雕刻的牛郎和织女牵着牛,头一点、脚一蹬,跃上戏台,突然狂风大作,天兵天将踏着祥云呼啸而来,领头的天神朗声说道:“织女私下配红尘,王母知晓发雷霆,命我带领众天兵,来到人间察详情。”说唱间,天神变了个花脸,天兵天将也都手舞脚蹈作势要拿住牛郎与织女……

  这是南部县马王皮影第八代传人何华平与何天奎在祖传的皮影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新编皮影戏《鹊桥相会》的首次演出。

  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囊括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艺术。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的马王皮影,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其人物造型吸收了脸谱、剪纸艺术和渭南灯影等特点,鲜活灵动。这一门传统艺术,是怎样在一代代皮影戏艺人手中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的?

马王皮影 300年光影里的悲欢喜乐

何华平、何天奎同台。

  1 活跃于民间的皮影戏班子

  今年45岁的何华平是马王皮影第八代传人,谈及马王皮影,他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在他看来,皮影戏老少皆宜:“娃娃看着忘吃奶,妈妈听得泪不干,货郎停下了生意,老人赛如过新年。”

  马王皮影能有如此魅力,说来与创始人有关,他就是何华平的远祖何应贵。

  清雍正(1722年-1735年)年间,民间艺人何应贵为了养家糊口,十多岁就开始跟着别人学唱戏。何应贵没有上过学,大字不识,说什么、唱什么全凭大脑超强记忆,学戏的难度可想而知。学成后,何应贵组建何家班皮影剧团,并自己动手雕刻皮影。

  “雕刻皮影最好的材料是驴皮。川北农村没有驴子,牛很多,一般使用牛皮雕刻。”何华平说,水牛皮皮厚质糙,透明度低,一般都不选用,纵使要选用也是用来雕刻桌椅等物。最好的牛皮是六至十年的黄牛牛皮,皮质嫩且韧性强,透明度高,经过削薄、削匀、绷皮、发汗、擂皮后再雕刻上色,效果非常好。

  早期马王皮影的人物造型比较粗糙,鼻子比较圆、嘴巴比较尖,胡子长在上嘴唇,脸呈鼠面形,身长腿短,不合人体比例。那时的皮影戏没有多少看头,看戏全凭听戏。后来,何应贵广泛吸取京剧脸谱、剪纸艺术和渭南灯影的优点,在材料选择、皮张厚薄、雕刻制作、涂染着色、屏幕(俗称亮纸)透明度等方面进行了改良,同时将照明用的单芯桐油灯改为双芯桐油灯,增加了操作皮影的提弓长度,提高了表演的灵活性,马王皮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过去川东北民间祭神常常要请皮影戏班子,逢年过节、生丧嫁娶、新居落成、五谷丰登,为了图热闹也要请皮影戏班子。有趣的是,民间消灾解难有时也要请皮影戏班子。比如,为了免除虫灾,人们会请来皮影戏班子在田边地角搭台子,连着唱三五天戏以求庄稼丰收。

  巨大的演出市场刺激着何应贵不断创新。他根据《东周列国志》《西游记》《封神演义》《水浒传》《杨家将》等名著以及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和部分川剧编排了上百个剧目。由于没有文字记载,这些剧目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一代一代传下去。传承过程中,台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有时也会因为传承者自身的专业素养而发生变化。一些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为了保护子孙后代的饭碗,何应贵一一婉言谢绝了求学者,并定下规矩:马王皮影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马王皮影 300年光影里的悲欢喜乐

何华平与妻儿。

  2 三代人保护嗓子各有妙招

  马王皮影至第五代传人何福林时,皮影剧目多达百余个,皮影的种类既包括当地皮张厚、色泽暗淡、呈鼠面形的所谓“土皮影”,又包括陕西渭南一带传入的比例匀称、色彩艳丽、制作精美的所谓“广皮影”。最为重要的是,皮影人物实现了头部跟身子的分离,一个头部可以与其他身子组合出多个“戏精”。

  何福林坚持手艺与守艺并重,把皮影表演的手艺传授给大儿子何明山,二儿子何德山,三儿子何南山。何南山不再满足于祖传的说唱绝活,兼学了川剧的武戏表演,平时如果没有皮影戏演出,哪个剧团需要川剧演员,他会去客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