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写作必须向人民负责

  • 我要分享:

  作家写作必须向人民负责

  ——阎纲忆述与柳青的交往

  ■魏锋

  “如果把陕西文学比喻成一个秦腔班子,柳青就是敲大鼓的。他给我们定了调子,打了节奏,其他乐器像板胡、二胡、锣、笛子都跟着动起来。”2019年11月2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的“弘扬柳青创作精神研讨会暨第五届柳青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作家贾平凹如是说。  

  今年87岁的文艺评论家阎纲先生对此深表赞同:“作为陕西作家的一面旗帜,柳青在扎根人民与讴歌人民这两方面创造了奇迹。”

  柳青(1916年-1978年),当代著名作家,曾在陕西西安长安县皇甫村蹲点14年,创作了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创业史》。这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经典之作。柳青的创作志向和精神潜移默化地激励着陕西乃至全国一大批作家。

  “我熟悉柳青。现在纪念柳青,就是为了深刻理解柳青、继承柳青。”从1960年7月22日柳青来北京参加全国第三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阎纲第一次拜访柳青,到1978年柳青逝世,其间18年,阎纲共六次拜访柳青,谈及文学创作及《创业史》写作。

  初访,“乡党”开聊《创业史》计划写四部

  1959年4月,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开始在《延河》杂志连载。同年《收获》转载。1960年6月,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单行本。

  时在《文艺报》任职的阎纲,对柳青与《创业史》的有关话题十分关注。他读到人民大学文学研究班何文轩(后改名何西来)写作的有关《创业史》文章,还专程为此约稿。

  1960年7月22日,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在京召开。阎纲赶到会场看望从家乡来参会的柳青。

  柳青特高兴:“你是礼泉人?那就是乡党了。”

  见柳青偶尔有些喘气,阎纲打趣道:“传说柳青得了怪病,最讨厌香气,闻到香水味就休克。”

  柳青哈哈大笑:“没那么严重。反正麦子扬花时节就得躲躲。”

  “你看了书咋想?”柳青把话题转到《创业史》。

  “首先是《创业史》的语言吸引了我,就好像听家乡人讲述他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亲切,没有隔阂。”

  “但南方人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第一次交谈,主要就是聊《创业史》。阎纲提到,有读者认为书中人物“改霞”太过知识分子味,篇幅也占得太多,甚至有人建议删掉这个人物……柳青听着一笑而过。

  “短短几年,就把一个几千年落后、分散的社会,从根底上改造了。庄稼人现在成了敢想、敢说、敢做的公社社员。时代赋予中国作家光荣的任务——描写新社会的诞生和新人的成长。”柳青在文代会上的发言回答了阎纲的提问。

  文代会期间,阎纲再次向柳青请教《创业史》写作和评价的问题。

  柳青说,作家写作,必须向人民负责,出发点是人民,表现的是人民,写出来后说好说坏也是人民。写作品,就是要经过读者反复地看、反复地争。要创造机会,容许读者分析书的缺点,也容许有人辩解。群众评判作品,既快又准。柳青强调,这是文学作品登峰造极的唯一途径,也是非常崎岖的艰苦道路,但没有第二条路。

  柳青透露说,《创业史》计划写四部,一直写到公社化,“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诞生、新农民成长。这是作家的光荣任务。”“也许写不完,谁知道还会有多少周折。”

  望着柳青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他就是《创业史》里县委杨副书记,脸上带着旷野里长大的庄稼人的黝黑和坚实。我对书中人物的印象更具体化了。”阎纲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时柳青上身穿着有点褪色的旧呢子制服,满口浓重的陕北音调。

  再访,病中柳青慨叹“完成四部困难了”

  痴迷于描写农村的柳青深爱着乡村。1961年,他开始写《创业史》第二部时,特地向中国青年出版社预支稿费5500元,为皇甫村支付高压电线、电杆的费用。

  此后一段时间,柳青的创作陷入了困局:《创业史》第二部手稿“失踪”,妻子离世,他本人罹患疾病。

  1972年,周恩来总理获悉柳青的病情,批示中央卫生部门积极治疗,并嘱陕西省主要负责人对柳青予以照顾。同年国庆节,周总理又请《人民日报》记者捎话给柳青,希望他养好身体,写完四部《创业史》。

  1973年,经一段时间治疗,虽然病症尚未痊愈,受到鼓舞的柳青又重返生活基地皇甫村,对《创业史》第一部进行修改。夏天时,他还赶着把《铜墙铁壁》改了一遍。

  1976年9月,回西安组稿的阎纲与几位好友去看望柳青。

  在西安韦曲长安干部休养所的一间普通宿舍里,佝偻着身子、拄着拐杖的柳青被扶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