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16年创作109万字小说 他为何痴迷书写敦煌?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 上官云)瘦削的身材,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冬天常年裹着一件厚外套……在人群中,叶舟一点也不显眼,很难让人把他跟“作家”两个字联系起来。

  但在国内文坛,他很早便以诗人的身份闻名,曾出版《大敦煌》《丝绸之路》《敦煌诗经》等多部诗集,还凭借一部短篇小说拿下鲁迅文学奖。

作家叶舟。受访者供图

作家叶舟。受访者供图

  不久前,叶舟出版了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他说,这部《敦煌本纪》,从酝酿到完成整整花掉了16年时间。

  109万字小说写敦煌

  《敦煌本纪》共计109万字,故事空间聚焦在古沙州城,向外辐射到敦煌二十三坊,并随着主要人物的历程延伸至整个河西走廊。官吏乡绅、贩夫走卒穿梭其间,他们吃胡锅子,唱秦腔戏……上百位人物,组成了一幅旧日中国乡土社会的“浮世绘”。

  “《敦煌本纪》的酝酿和发酵长达16年。”期间,叶舟实地勘察有十几次,资料的准备和消化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个中滋味难以言表,“所有的资料像是一粒粒珠子。一部长篇小说至为关键的,在于找见第一句话,找见那一根穿起珠子的线头。”

  2016年年底,他觉得灵感终于来了:“我从扬州赶往南京的禄口机场,突然觉得车窗外的一轮落日竟然像一介少年游侠,先于我奔向了敦煌。在那一刻,我知道我找见了。”

  稿子写得很快,虽然碰到过坎儿和难以割舍的情节,也有过焦躁的时候,但因为准备充分,叶舟基本上一口气写到了最后一个句号。

  定稿那天,恰好有一位民谣歌手背着冬不拉来找他,弹唱了一支曲子。当美妙的音调响起,叶舟瞬间觉得胸间豁然开朗,“在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敦煌本纪》应该是我面对的最大考验。如今,算是初步通过了吧。”

《敦煌本纪》。出版社供图

《敦煌本纪》。出版社供图

  十九岁,去远行

  “我对敦煌的所有热爱、书写、感情,可能就是我这一生的宿命。”在接受采访时,叶舟常常会反复讲着这句话。

  在国内文学圈,他原本以诗歌和散文知名;对敦煌的迷恋,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从19岁写下一首关于敦煌的小诗起,至今叶舟已经陆续写出与之相关的众多作品。

  “说我是写诗出身,固然不错;但其实我一直是一边写小说,一边写诗。”大学二年级,他完成了一部短篇作品,投给了《作家》杂志,最后发表了,“我一看,目录前边是王蒙、史铁生这样级别的作家,还有韩少功等等,差点自己都不敢信。”

  大学期间,叶舟靠着写诗渐渐有了名气,但也渐渐不再满足于诗歌这种表达方式,有时回头看看自己的诗,甚至觉得有些矫情,“完全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十九岁那年,他决心来几次长途旅行,开拓视野。第二次旅行,他揣上筹措来的70块钱,单独出发去新疆,路过柳园车站,“我就想去看看敦煌莫高窟。一刹那,忽然就被它那种美震撼,‘敦煌’这两个字,也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意味。”

  不到20岁的叶舟,一下子迷上了这个有着无穷无尽魅力的地方。

  安身立命的“文学疆土”

  似乎从那时开始,叶舟文学创作的母题变为了敦煌,写诗,也写散文。

作家叶舟。受访者供图

作家叶舟。受访者供图

  他说,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应该有自己安身立命的“疆土”,比如莫言笔下的东北高密乡,比如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河西地区的四郡两关,就是我的那片文学疆土。”

  到现在为止,去了多少次敦煌,叶舟自己也记不清了。他只是喜欢经常去那里走走看看,“只要一闻见那里的空气,我的整个魂儿仿佛就回来了。”

  每次到莫高窟,他总要先到对面的沙坡上,敦煌研究院一些老先生去世后就葬在那里,“就是一种仪式感吧,如果没有那些老先生们的付出,也许不会有后来的莫高窟。”

  要是碰见其他游客,叶舟特别愿意给人介绍老先生;要是空无一人,他就坐在常书鸿先生墓前,点根烟放在墓碑上,说“常先生,来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