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传承保护创造了全国首屈一指的成绩
非遗保护的“广式样本”未来路在何方?
“盛世长卷”巨幅动态高清投影、“汴河码头”270°全息球幕影院……今天上午,在2019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上,“清明上河图3.0”数字艺术展与广州市民见面,这是一次国际化数字语言对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化。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新时代建立文化自信的源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根。
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文创”……自2007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以来,敢为天下先的广州用12年的时间重新定义了非遗保护的内涵。
如何平衡好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让文明传承?如何为非遗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广州的非遗保护实践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
南方日报记者 谭超 冯艳丹
非遗底蕴
“活水养活鱼”引领全民参与
銮舆堂大门慢慢打开,粤剧艺术博物馆少儿传承基地小演员扮演的“生、旦、净、末、丑”踏着碎步而出,在门前进行粤剧行当展示。他们舞动“水袖”,展示“粤韵脸谱”,表演岭南传统武术,用动感快闪等现代方式演绎传统粤剧。
10月24日,“老城市、新活力”文艺展演系列活动在广州市荔湾区上演,在粤剧艺术博物馆、銮舆堂、李小龙祖居、八和会馆、永庆坊等历史建筑和文化地标的快闪活动中,通过情景表演让市民群众感受这个城市的记忆。
文艺当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国精神为灵魂。行走在广州荔湾区的街边,常常听到悦耳动听的粤剧、粤曲。在这里,不仅大人痴迷粤剧,就连小娃娃也大多能唱上几句。
荔枝湾艺术团扎根荔枝湾大戏台整整八年,每天下午表演粤剧粤曲,风雨无阻,真正把戏曲送到社区门口。年过七旬的杜铭扬已经当了20年团长,“每天为爱听粤剧的街坊表演,为爱唱粤剧的发烧友服务,尽管累一点也值得”。
粤剧,是继昆曲之后第二个被列为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中国戏种。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5年前,广州制定了《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广州民间戏曲社团(粤剧私伙局)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今1300多个粤剧私伙局,活跃在广州大大小小的街道和社区,每年开展各类戏曲表演活动8万多场。
文化为了人民群众,文化源于人民群众。非遗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如同鱼离开了水,街坊、社区就是养活非遗的水。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保护其中一个精神就是进社区。”广州市文广新局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正准备出台《广州市振兴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方案》,推动非遗五进工作,其中的一进就是非遗进社区。”
“通过培育非遗社区土壤,积极引导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在社区常态化开展演、讲、示、教等传承传播活动,逐步实现传承人在市、区、街镇三级文化设施布点全覆盖。”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传承手段
打破非遗传承的时空局限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传承做得好,非遗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日前,广州市政府公布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黄飞鸿狮艺、广式烧味制作技艺等成功入选。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已成为广州市政府非遗工作的重点。目前,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有47个,这些非遗传承基地以学校为主,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如海珠区的11个非遗基地有9个为中小学和幼儿园。
9月20日,“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表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广州市“广绣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十大优秀实践案例,海珠区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十佳创新实践案例。
从兴趣班到乡土教材,从学生到老师,从单个项目到全面铺开,广州市非遗进校园取得很大进展。“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广州市政府提供的制度保障。从2002年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正式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起,广州的非遗校园传承正式提上日程。此后,关于非遗进校园的法律政策层出不穷,为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非遗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对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