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诺奖得主作品大卖 “诺贝尔效应”是在消费诺奖吗?

  • 我要分享:

  新科诺奖得主作品上演“洛阳纸贵”

  “诺贝尔效应”是在消费诺奖吗?

新科诺奖得主作品大卖 “诺贝尔效应”是在消费诺奖吗?

新科诺奖得主作品大卖 “诺贝尔效应”是在消费诺奖吗?

  如果在10月10日前的中国,你问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彼得·汉德克是谁,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答得上来,但10月10日之后的这段时间来,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新科得主的知名度以几何倍数上升。不仅他们本人成为时髦的文化偶像,他们的作品也被摆放在书店显眼的位置,在图书网站售罄,并占据网络热搜榜,演绎出最新版的“洛阳纸贵”。

  同托卡尔丘克、汉德克一样,很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都经历了类似的情况。有人把诺奖公布后带动获奖作家作品热销的现象称之为“诺贝尔效应”。诺贝尔获奖文学作品是严肃文学的代表,但有人认为“诺贝尔效应”却让诺奖看似成为一种消费品牌。记者采访到的业内人士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奖项揭晓,作品大卖

  虽然在波兰家喻户晓,但1962年出生的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此前在中国的知名度远不如在她的祖国。直到2017年12月,她的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才首次在中国出版。《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责编石儒婧曾说,“她是那种风格非常显著的作家,喜欢她的读者可能就会非常喜欢,读不进去的读者可能翻一会儿就放弃了。”

  奥地利人彼得·汉德克则被称作“活着的经典”,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大文学奖项的榜单上,近年来, 他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汉德克目前有9本作品在国内出版,分别是《骂观众》《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形同陌路的时刻》等,但这些作品也远非“耳熟能详”,没有达到“畅销”的级别。

  诺奖揭晓后上演了神奇一幕:消息一公布,读者迅速下单,奖项揭晓20分钟后,托卡尔丘克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销量是获奖前一周的近百倍,《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销量是获奖前一周的600倍;汉德克的《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骂观众》等作品的销量均则是前一周的数十倍。奖项颁布后不足24小时,两位作家在当当、京东图书等平台的实体图书悉数售磬,预售发货期已排至11月。

  今年的“诺贝尔效应”还在中国作家身上发挥了作用。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称为“中国卡夫卡”的残雪,在国内本属“小众”作家,但自从被媒体报道“入围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后,她本人的知名度也水涨船高。在诺奖揭晓前的10月7号、8号两天,残雪所有作品全网售罄。孔夫子网站残雪9页手稿售价高达7.2万元。即使诺奖揭晓,残雪无缘奖项,但各电商平台上,残雪作品前仍冠有“2019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字样。

  实际上,历届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布,总能引发作品热销情景。根据亚马逊此前的统计,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作品的销量比获奖前一个月上涨了33倍,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她的作品在获奖后一个月的销量比获奖前一个月增长了近1500倍。

  谁在买?谁在看?

  “诺贝尔效应”是由谁推动的?这些作品是谁在买?又是谁在看?京东图书根据近五年——2014年至2019年的纸书销售大数据,“勾勒”出购买诺奖得主作品的用户画像。

  根据数据分析,购买诺奖得主作品的用户以26~35岁这一年龄段最多,数量占比达44.05%; 36~45岁的用户数量占比是23.36%、16~25岁的占比为22.55%。

  从学历来看,喜欢购买诺奖得主作品的用户高度集中于大学和研究生学历,用户数量占比超过90%;从职业方面看,白领、医务人员、教师三种职业占比最高。

  在城市化分方面,一二线城市表现突出,购买诺奖得主作品的用户比例分别为29.44%和29.12%。

  若以此“画像”对照,赵颖是典型的诺奖作品用户:34岁,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北京培训学校老师。今年获奖的两位作家,她之前都没有读过。他们获奖后,她开始关注他们的作品,“但目前还没有买到”。

  通过诺奖认识作家、选择作品是她从学校就养成的习惯。她身边很多朋友也都是这样做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国际上最高的文学奖项,代表着权威、高质量,通过它买书,不会错。”

  不过,购买并不等于阅读。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后,赵颖曾集中购买了石黑一雄的《群山淡景》《浮世画家》《长日将尽》《被掩埋的巨人》等作品。“前面的三部作品读起来都明白晓畅,我都读完了,但《被掩埋的巨人》却总觉得晦涩,没看几页就一直撂下了。”而2006年的诺奖获奖作家土耳其人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则一直在她的书柜里躺了近10年。“太厚了,没有打开的勇气。”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