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成体系收藏”渐成时尚

  • 我要分享:

  最近,沪上美术馆流行起“晒”馆藏。中华艺术宫、刘海粟美术馆连推数个馆藏展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首次将库房推至前台,举办建馆以来的第一个馆藏作品展。一时间,晒馆藏、看馆藏,成为沪上美术界的新时尚。

 

  去年推出的《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试行)》指出,藏品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然而有藏品只是第一步,如何建立美术馆自己的收藏和研究体系,真正为推动上海美术事业发展和提升大众审美素养而服务,美术馆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为海派艺术家建档

  “光影岁月——简庆福摄影艺术展”今天在中华艺术宫开幕,展出中华艺术宫馆藏的简庆福摄影作品。算上此前开幕的“我的艺术属于人民——馆藏吴冠中作品展”和“柔如垂柳坚如竹——沈柔坚艺术回顾展”,这已是中华艺术宫近期推出的第三个馆藏展。这些馆藏不仅展品类型综合全面,还包括文献资料。如此深入细致的展览效果,得益于美术馆成体系的收藏方式。

  15日,金立德作品研究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上周末该馆还开幕了另一位艺术家卢治平的作品研究展。两个展览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馆藏研究展”。举办这类馆藏研究展,是刘海粟美术馆近几年的主要工作之一。每年,美术馆都会推出一两位馆藏艺术家做研究展示,目前已举办过朱振庚、谭华牧、陈盛铎、周长江、黄阿忠、乐震文等人的展览。此次展出的金立德作品,刘海粟美术馆今年初才收入囊中,除了金立德各时期代表作外,还包括一些草图、文献、手稿、书籍、信件等。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靳文艺介绍,这种成体系的收藏模式是对以前碎片式收藏的很好补充。将艺术家的一生“打包”收入美术馆,也为研究那个时代艺术家如何求学、生活、创作留下重要资料。

  今年初,刘海粟美术馆策划主办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第一回1843-1927)“春江明月共潮生”,众多早期海派名家作品令人惊艳的同时也让人唏嘘,他们的作品大多不在上海。“我们希望能对一些濒临消失的早期海派艺术家作品做抢救式收藏。上海是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发源地,如何挖掘、整理、展览、研究这些作品非常重要。”靳文艺介绍,过去刘海粟美术馆收藏方式相对零散,如今以美术史发展脉络为依据的收藏模式正逐渐形成。对于当下海派艺术家的收藏整理也沿着这一思路进行,“我们会对进入视线范围内的艺术家进行评估,并对认可的艺术家做系统性收藏,为每个艺术家建立档案库,并最终通过学术研究和展览呈现,让观众了解海派艺术的发展脉络。”

  美术馆要做审美的引领者

  近期亮相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藏作品展——“客人的到来”,则是该馆建馆以来的一次系统性梳理与首次对公众的呈现。展览以一间位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二楼平台的“开放库房”作为始发点,将平日身处幕后的藏品库房推至前台,使观众得以从藏品照料、复原、运输、研究等多方角度走近艺术。该馆所收藏的内容涵盖影像、摄影、绘画、雕塑、装置、文献等多种形式。

  面对艺术名家日益高涨的市场价格,对于公立美术馆而言,收藏往往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相比花高价收几幅名家之作,收市场价格较低的作品自然“实惠”得多,但观众想来美术馆看的,是否就是那几幅名家作品?这也拷问着美术馆的收藏理念。“打包”非知名艺术家的一生,和收取名家的“人生碎片”,哪个更有意义?“美术馆是一个审美标准和审美导向的引领者。”靳文艺认为,“名气”不代表价值。

  金立德是新中国第一代专业艺术院校杭州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竣认为,尽管公众对金立德比较陌生,但他的交往和经历非常丰富,是还原当时的社会历史和艺术家生活状态的重要参考。金立德学油画出身,却创作了大量水彩作品,这是因为油画材料成本太高,这和新中国初期物资匮乏有关。展览中,还有他的连环画、宣传画作品,在连环画高峰时期,他的连环画作品曾发行上百万册。“他的艺术经历是研究海派绘画发展过程的一个良好补充和证明,这是体系化收藏才能体现的整体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