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腔入海陆丰 长歌铿锵古韵浓
——从田间地头唱到全国舞台的西秦戏
演员余泽锋在后台化妆。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西秦戏,地方稀有剧种如何走向全国舞台?
夕阳的余晖洒满街头巷道,穿过热闹的集市,记者近日来到位于汕尾海丰县城中心的北门社区,见到了入驻演出的海丰县西秦戏剧团。
戏台就搭在社区的老年大学旁,台边的电子屏上显示着当晚演出的剧目《马援伏波》。就在今年6月,这部剧获得了2019年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成为全省62部获奖作品中唯一一部县级剧团作品。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曲艺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推动曲艺传承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繁荣文艺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西秦戏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13年过去了,这一地方稀有剧种不但“活”了下来,还从田间地头唱到了全国舞台。专家认为,像西秦戏这种北方戏曲传入南方,还得以流传至今的现象是较为罕见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西秦戏的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唱腔雄浑激昂,道白铿锵有力,非常适合演像《马援伏波》这样充满家国情怀的历史大戏。
高温天,200多名观众在大棚里看西秦戏。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传入:北方戏曲传入南方 流传至今较为罕见
距离好戏上演还有一个半小时,观众们陆续涌入,大多是住在附近的老人,也有一些年轻的面孔,戏台前的200张塑料椅子陆续有人落座,演员们在后台紧锣密鼓地化妆、换戏服、戴头饰。
剧团要在社区连演5天,一天演5个小时,从晚上7时多到12时多,为了庆贺仙圣公诞。“戏是用于祝祷,也能娱乐百姓。”西秦戏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介绍。
汕尾地区供奉的神祗众多,不同社区、村庄不尽相同,在北门社区,人们信奉仙圣公,每年都会在仙圣公诞辰时请剧团演戏庆祝。汕尾的3个稀有剧种:白字戏、正字戏和西秦戏的演出都与这类祭祀活动密不可分。“祭祀活动中唱戏的传统,为这些剧种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老乐手吴焕如说。
《广东戏曲简史》一书中记载,广东地方戏曲基本上是由外来剧种与广东的地方语言、民间艺术、人民生活相融合的产物。西秦戏也不例外,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西秦腔,从大西北流传到广东海陆丰,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游离于本腔、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剧种,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
据《西秦戏研究》记载,上世纪50年代末,陕西秦腔剧团到广州演出,海丰西秦戏剧团的艺人们也来观摩学习,秦腔的老艺人看了西秦戏很感兴趣,认为其剧本、曲调、表演、排场以至服装,都近似30多年前的秦腔。
“像这种北方戏曲传入南方,还得以流传至今的现象是较为罕见的,也正因如此,西秦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首聘教授刘红娟说,她曾观看过一场几乎没有观众,只为了祭祖祈福的西秦戏,她认为,很多地方戏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一种民俗活动,才没有被其他新兴的娱乐方式取代。
没落:破旧农舍里打地铺 剧团一度濒临解散
“南越起烽火,外夷卷狂波……”伴随着高昂的西秦唱腔响起,蓝色幕布缓缓拉开,好戏开始了。
西秦戏唱的是明清时期的“官话”,当地不少人听不懂。
“听不懂并不妨碍我看,而且听的也不是戏,是演员的唱腔,演员一开口我就能判断这出戏好不好看。”70岁的老戏迷马惠如对西秦戏情有独钟,尽管西秦戏在当地受欢迎的程度远不如唱本地方言的白字戏。这一点从戏班数量便能看出,目前汕尾有100多个白字戏戏班,却只有一个西秦戏戏班。早在1992年,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就被原文化部称为“天下第一团”。“哪里是天下第一,明明是天下唯一。”吕维平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