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我真的很厉害(3)
外界都惊叹蔡志忠“神性”般的天资卓越,但其实他的积累和自学能力却也是超乎常人的。蔡志忠有个本子,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些人生感悟,他会随时记录下来,把这些“妙语”用在之后的作品里。
他从很小就知道自己的学习自己负责,自己的问题自己去找答案。在服兵役期间,他自学了大学美术系课程,它们包括但不限于色彩学、错觉艺术、西洋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美术设计以及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人的作品集。他将这个阶段称为自己漫画生涯的“铭印期”。
在研究了三年佛学后,蔡志忠又开始挑战物理,台大校长李嗣成先生是他的好朋友,蔡先生有一次碰到他,说自己要学物理,请李先生开出10个最尖端的问题,然后买了300本相关书籍自学,一下就闭关了10年又40天。
蔡志忠现在每天也依然在思考物理和数学:“因为物理是宇宙最高法则,我们生活的一切都涵盖在内,哪怕是写字,笔之所以能把墨迹留在纸上,也是因为有地心引力在发挥作用。”
做动画也是一样,蔡志忠进入光启社工作后,想自学卡通,他发现世界上卡通片做得最好的是迪士尼,于是托人从美国带回来两个卡通影片,然后通过幻灯片的投影把整部卡通片一格一格地描下来,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还原出迪士尼的3000多张动画原稿,再细心研究。就这样,他一举成为全台湾最懂动画的人了。
在蔡志忠看来,决定做一件事,就要好好地做进去,善于学习和积累,“写作或画画,都像是厨师,你跟厨师那里点一份鸡蛋炒米饭,他不可能从种稻米、养鸡、摘葱花开始,他一定是已经备好了很多材料,要炒米饭就用五六分钟炒好。这次做动画《武圣关公》也是一样,功夫一定是平常就累积好的,我曾经出过一本书叫《蒲公英的微笑》,那是我参加桥牌世界杯比赛的空闲时写的,那段时间,我一共写了10万字,40个主题。”
把心当成镜子,事情来了完全反映
事情过了恢复成空
蔡志忠崇拜老子,但是,觉得他自己更像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活得逍遥洒脱。而要想实现最大的精神自由,就要有最少的物质需求。蔡志忠48年不吃早饭,每天只吃一个馒头,出门背着布包,一款布鞋买14双,同一件衣服买30件,这样可以一辈子不再买衣服了。
但是,把咖啡当水喝、抽烟也很凶的蔡志忠绝少生病,他的心态很好,“庄子说,开悟者们把自己的心当成一面镜子,事情来了完全反映,事情过了又恢复成空,不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断际遇的好坏顺逆,他的心只是如实反映当下,因此不会损伤。”
蔡志忠有过一个比喻,他说人生就像橘子,有的橘子大而酸,有的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而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呢,如果拿到小橘子我会庆幸它是甜的,如果拿到酸橘子我会感谢它是大的。让心像镜子一样,不期待,不追悔,事情来了完全反映,事情过了恢复成空,照一百万次也不会裂开。”
蔡志忠认为按照这样的智慧参照,只要如实地过着每一刻,100%投入,就会发现其实生命不需要那么多。不仅能减少物质羁绊,更会减少精神的负累,“就像当年我们打桥牌亚洲杯比赛那样,循环赛轻轻松松,进八强的时候才开始重视,差不多完美,四强赛的时候要达到完美,冠亚军的时候则是要超越完美。一个人要把事情分清主次,否则在任何时候都背着一座大山,没有放松,做事情气急败坏,越关键的时候越失常。”
只靠努力是没有用的
努力只是比不努力好一点而已
蔡志忠也从来不生气,“别人骂我,那他可能是不了解我,这时候他说的话,我根本不用听;而如果他骂得对的话,我就更不会生气了,人家指出了我的缺点,我要谢谢他。”
对于年轻人应该先找份工作维持生活再为梦想奋斗,还是为梦想奋斗,哪怕没有工作吃不饱饭?蔡志忠说:“都不对,就像追女生一样,要采取迂回战术,不能直接去追。如果你不是这块料,追什么什么都跑,不要,你就不理他们,什么钱、事业,都不要管,一心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把它做到极致,到那时,什么都会主动找你。”
在蔡志忠看来,只靠努力是没有用的,努力只是比不努力好一点而已,思考必须要走到努力的前面,“如果我没有一定的天赋,我的桥牌冠军奖杯不能只靠努力达到。首先要知道你能做什么,你想做什么,然后设定目标,朝着目标努力,就像你赶飞机,你知道自己几点之前一定要到机场,你就会按照时间严格执行,不会中间心血来潮去逛商场。世上没有天生废物,只是你没摆对位置,做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事,就不会觉得累,不用靠毅力去支撑,大家看我永远很优雅,其实我比别人忙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