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创排民族歌剧获“五个一工程”奖 讲述屠呦呦故事(3)
2019-08-27 13:15作者:采集侠
管理方式的改革激发剧团领导班子及员工的工作动力,在市场道路上高歌猛进,那几年宁波市演艺集团赚了不少钱。“但有人议论,集团只会赚钱,没有精品剧目。”这深深刺激了邹建红。2014年,宁波市演艺集团迎来新改革,工作重心从经营性演出转到原创剧目精品创作上来。邹建红认为,演艺集团要再次转型,必须从“走市场、讨生活”转型到“搞创作、出精品”。
确定精品创作主题,宁波市演艺集团创排一部高水准作品势在必行。但一开始很多人并不理解,认为大家刚刚适应了在市场里“畅游”,却要转型搞原创、做精品。生存问题怎么办?创作经费又从何处来?
为了抓好创作,宁波市演艺集团首先创新剧目创排的体制机制,探索多元化的创作投入运作机制,一方面努力争取宁波市级财政创排经费,另一方面不断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等中央财政支持。“《呦呦鹿鸣》的创排经费475万元,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集团投入的,其他都是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而来。”邹建红表示,灵活多元的投入方式,大大提高了演职人员创排演出的积极性。
改革带来了创作的活力和动力。过去几年,宁波市演艺集团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创排了10多台原创剧目,除了宁波市财政投入资金外,还有大量自筹社会资金和中央有关部门对精品剧目的扶持补贴。这些原创剧目在国内外演出500多场,让近百万人欣赏到了宁波的精品文化。(应磊 房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