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 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2)_中国教育导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 > 正文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 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2)

2019-08-21 14:05作者:采集侠

  是夜,从张甘荔老师那里,第一次听说了“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的名字:“1982年,国务院宣布泉州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我们原来的老市长王今生,就领衔发起成立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志在对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存、整理、研究和传承。”

  1983年,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成立。“他们做了非常非常多的事情,首先把之前因为种种原因被七整八整的那些大寺庙——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还有下面县区的好多寺庙,全部清理、腾退,重新按照古籍所载,以‘修旧如旧’为原则,请专门的古建专家包括北京的杜仙洲、马瑞田等来指导复建整修。”张甘荔一一历数。

  1984年暮春,王今生主持承天寺复建工程;

  1986年,王今生主持泉州开元寺规模空前的落架大修,历经5年竣工;

  1992年,重建南少林祖庭泉州少林寺;

  ……

  到网上,用“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关键词随便一搜,出来的便是如上光彩斐然的成绩单。开元寺、南少林、承天寺,这些一一列在我们后续寻访行程单中的名字,因了这一晚的了解,我们注视它们的目光自此不同。

  【 开 元 寺 】

  6月22日晨,平一来接我们去开元寺。

  1974年出生的泉州人刘平一学建筑出身,善歌好饮,渊博又活泼,此番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安排他做我们的陪同。初见,他为我们讲解泉州的城池:“它有分内城,叫做子城;还有外城,叫做罗城。”团员问:“哪个‘罗’?”“‘轻解罗衫’那个‘罗’。”平一语出自然,闻者为之绝倒。

  烈日下,位于鲤城区西街的开元寺人流如织。这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

  “当日,这一块地方原是千亩桑园。泉州曾经有过非常发达的丝绸业,足证我们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之一此名不虚。传说有一天桑园主人黄守恭午睡梦见桑树开出白莲花,遂舍桑建寺,初名‘莲花道场’。后来到了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当时的‘开元盛世’唐玄宗,要求天下各洲都必须建一所开元寺。我们泉州就把以前的这座寺换了一个名字,叫做开元寺。”

  平一告诉我们,传说开元寺建成之日,天上红霞满天,是谓“紫云覆地”;而当日开出白莲的桑树,也历1300多年存活至今。三门殿内,他指给我们看相传朱熹所题、弘一法师补书的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那是与开元寺“东西双塔”并称“最能代表泉州人精神”的古迹遗存。

  “有机会,你们可以到我们古城大街小巷去走一走,会发现三步一寺、五步一庙,基本上每一条街巷上面,都可以找到或大或小的寺庙。我们泉州有很多的宗教,有很多的寺庙,所以,‘此地古称佛国’。

  “下半联‘满街都是圣人’,含义有二:其一,就像我昨天车上唱过的《爱拼才会赢》,我们泉州人勇猛精进,个个不甘人后;其二,泉州人文荟萃,开科取士历史上共出过2791名文武进士。光是开元寺所在这条西街上面,就曾出过四个大学校长。”

  开元寺著名的东西双塔,均建于南宋,西名“仁寿塔”,高44.06米,落成于1237年;东为“镇国塔”,高48.24米,历时12载,于1250年落成。它们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明万历年间泉州两度巨震及多次台风考验而不倒,被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可以想象,以当时的人工和物力,泉州若非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否则没钱也没人,根本不可能建得起这么漂亮的塔。”平一话语间满满都是泉州人的自豪。“我们泉州有一句古话:泉州男人,站着像东西塔,躺下像洛阳桥。东西塔是这座城市的名片,代表着这座城市的精神。看关于泉州的宣传片,经常会出现一个画面:东西两座塔非常的巍峨,塔下是我们的市树叫做刺桐。红树掩映,双塔凌空,非常漂亮。那是我们泉州最著名的景致。”

  【 南 少 林 】

  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由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主持复建。百柱殿、五方佛之外,尤让泉州人骄傲的,是斗栱上24尊长翅膀的飞天乐伎。她们集佛教妙音鸟、基督教天使和中国飞天造型于一身,手持文房四宝,还有南音用的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象征着一天24个小时、一年24个节气,也象征着白天和黑夜。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