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博物馆如何“美”起来?“美”如何永流传?(3)
2021-08-27 21:34作者:采集侠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门口屡屡出现观众排起大长队等待进入参观的景象,从“美在新时代”到“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从“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到各种专题展,中国美术馆频频亮出家底: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徐悲鸿、林风眠、庞薰琹、吴作人、吴冠中等人的作品轮换登场。
在吴为山看来,观众对画展的热情都是“典藏活化”的成果,而“典藏活化”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的需求。“过去藏品是放在库房里的,确实很有名,在课本上都有,但是没有看到原作,当我们把原作拿到展厅一展的时候,所有人一下子看到原作都很有亲切感。”
他还记得,罗中立的作品《父亲》自上世纪80年代入藏中国美术馆之后就没再出过馆。“前几年,我们的典藏活化展把这件作品拿到它的‘老家’重庆做展览。那天正好是父亲节,罗中立和他的父亲、儿子、孙子,祖孙四代人一起到美术馆,这一事件引起强烈的轰动。这是这件作品第一次回归重庆,作者也得到了巨大的精神慰藉。这不仅是作品的活化,也是‘人’的活化。”
“美术馆的库房是国家的文化宝库,就像银行存款要产生利息,我们的艺术作品要更好地梳理和展览,走进人民心中,让伟大的艺术创作来教育、鼓舞、激励人民,这就是巨大的‘利息’。”吴为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