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视障朋友讲电影,这条“文化盲道”走起来不容易(2)
对于无障碍电影的配音要求,蔡雨说,普通话相对标准,又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就可以,不会以专业播音员的标准去要求志愿者。蔡雨希望志愿者不但能配音,还能写稿,因为不会写稿,就没办法理解电影想表达的内容,就配不好电影,“作为无障碍电影的制作者,不能仅仅站在观众的角度去理解电影,还要从导演的角度出发,这样理解得会更多。”
撰写一分钟电影片段需要30分钟
在蔡雨看来,撰稿是无障碍电影制作中最关键的一部分,讲述稿定了,后续的配音、剪辑也都有了。以《1921》中毛泽东跑步的段落为例。这段戏采用了比较浪漫的手法,表现不同场景、不同时空中毛泽东的奔跑,并且中间遇到不同人,要给视障朋友讲解清楚,难度极大。
毛泽东从上海法租界的街道开始跑,跑到了南京路上,一边是人力车夫,一边是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这里有大概6秒钟的时间填充讲述稿,蔡雨一遍遍地试,自己边念叨着边控制好时间,时间超了就删词,时间有余再加字。
跑出南京路,画面来到韶山山间,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父亲毛贻昌举着棍子追打他,母亲让他快跑。因为时间关系,毛泽东的母亲来不及介绍,但审稿时发现片中字幕打上了毛泽东母亲的名字叫文素勤,还得把这个信息加在讲述稿中。结果,牵一发而动全身,讲述稿要从毛泽东在南京路奔跑开始改。几秒钟的画面,撰稿的志愿者可能就要看二三十遍。
“一部无障碍电影的配音工作基本四五个小时就能完成,但讲述稿可能要花上百个小时,字数在2万-3万字之间”,蔡雨说,一分钟的电影片段,撰写成无障碍版文稿大概要花30分钟。一部120分钟的电影,文稿要写60个小时,这还不算后期的改稿。志愿者并非全职创作者,平时还要上课,每天花4、5个小时写稿,就要写15天。
初稿写完之后,有专门审稿的同学来审稿。审稿人把电影和稿件文档同时打开,就像预演一样,从头到尾把电影讲述下来。稿中出现的语病、语句太长或太短都会标注出来,把稿子反馈回去,又得一周时间。撰稿的同学又要从头开始,对着画面根据反馈意见再改一遍,写稿成熟的同学,基本审稿一遍就能搞定,文稿完成要一个月左右。也有反复修改的,蔡雨遇到最费劲的一次是前后一共改了6、7次。
选片
首选爱国主义经典影片,《流浪地球》等受欢迎
从2018年开始,“光明影院”每年制作104部无障碍电影。对于选择影片的标准,指导老师陈欣钢说,会重点考虑几个情况,首先会跟近期党和国家的爱国主义宣传主题相结合,比如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光明影院”做了70年70部经典影片;2020年作为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光明影院”做了20部扶贫题材影片;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光明影院”又做了“百年百部”经典影片。另外,也并不是所有电影都适合做成无障碍版本,比如那些特别依赖画面表达的动作片。
今年,“光明影院”和北京一些盲校合作发起了一个“1月1影”的主题放映活动,每个月都会去盲校放映一部“百年百部”的片子,6月份放映的是《百团大战》。蔡雨印象特别深刻,当最后日军被打败,现场反应特别激烈,视障朋友特别开心都热烈鼓掌,“他们没有演绎的成分,都是很真实的反馈,就会让人很感动”。蔡雨说,视障朋友们很愿意参与这样的活动,他们参加了这些主题教育后,更加理解爱党爱国是怎么回事,内心是有感触的。
蔡雨说,“光明影院”也会根据不同观众需求制作不同题材类型的无障碍电影。比如,为满足视障儿童的需求制作了《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罗小黑战记》《疯狂动物城》《冰雪奇缘》等高口碑动画电影。
虽然科幻片也是特别依赖视觉特效的电影类型,但视障朋友却非常喜欢“观看”科幻片。蔡雨说,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是放映最多的无障碍电影之一,她印象很深的一句讲述词是:“从太空俯瞰,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水晶球。”还有漫威超级英雄电影《蚁人2:黄蜂女现身》也放映过无障碍电影版,讲述词会在影片开头提前把故事的世界观告诉给视障朋友,电影中的蚁人能够缩小到蚂蚁大小,视障朋友就会接受这个设定,开始想象。
如果是去社区放映无障碍电影,面对中老年视障群体,他们可能对偏历史类题材的电影更感兴趣,每个年龄层都有自己的偏好,“光明影院”都会尽量满足。
挑战
解释性要保证准确,背后意义要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