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一条通往光明之路(3)
2021-01-22 05:01作者:采集侠
1994年出生的女孩马寅青不幸从小失明,2018年从上海某大学推拿专业毕业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做一名按摩师,而是选择创业,组建有声书制作团队。
马寅青说:“播音的爱好我坚持了很多年,大学期间也在不断尝试,除了掌握同样的技能,在制作音频时,我们视障者具备一些独特优势,例如对声音的敏感度异于常人,且遇到套路和程式化的制作环节时能真正静下心来,更细致地完成后期工作。”经过两年努力,团队业务步入正轨,她还把业务扩展到制作原创有声内容上,在喜马拉雅上开设主播账号“逐光之声”。
马寅青的团队3/4是视障者。她说,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让视障者入职。“我想证明,除了推拿,视障者还可以做很多事。我们可以用自己的长处去回馈社会。”
演播有声书,做电台主播分享知识,开直播……在互联网平台上,从文化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主动传播者,盲人群体的文化自信正逐步增强,他们还创办机构、公司,帮助更多残疾人用声音获得收入。据统计,在喜马拉雅上,残疾人主播已超过8000名,可以通过知识付费、直播、广告等多种方式创收。
随着全社会信息无障碍意识的提高,一些有声阅读平台也不断优化盲人用户体验。“懒人听书在支持语音交互功能的前提下,不断迭代,实现对页面的多标签、独立焦点的读取,让视障群体可以清晰感知界面元素,保证搜索、播放功能体验流畅,想听就听。”懒人听书品牌公关总监贾影彪介绍说。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的设施建设。2020年9月份,工信部和残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以信息化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今天,盲人群体享受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大丰富,更多人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参与者和建设者。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