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或者不见,今日头条!_中国教育导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观察 > 正文

再见,或者不见,今日头条!

2018-04-10 22:53作者:五元模板铺

(原标题:再见,或者不见,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APP下架!

你眼见的今日头条的繁华景象,背后俨然已是末路!

4月9日15:00时起,今日头条开始了长达3周的“禁闭期”:APP应用被勒令下架, 3个星期内无法下载。

这已经不是今日头条第一次受到相关部门的“特别照顾”了,近来可谓是它的多事之秋:

2017年8月,今日头条网就因为含有低级庸俗、夹杂淫秽、色情等内容被北京扫黄打非办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4个月后,国家网信办再次因同样的问题约谈今日头条。

接着,真正的两记重锤抡下来了:

其一,2017年底,央视《经济半小时》披露了今日头条为了掩人耳目、躲避监管,为违规广告设置“防御体系”的内幕:有意避开北京上海等监管更严的一线城市,将违规广告以二级页面的形式大量流向二三城市市场。

其二,人民网发表“盖棺定论”式评论文章,批评今日头条是一家缺乏人文关怀、毫无企业伦理的企业,还罕见地使用了排山倒海的排比句式:今日头条是无视法律法规的今日头条,是大肆坑害民众的今日头条,也是不拿监管当回事的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究竟怎么了?

创业情怀被营收绑架?

这次今日头条APP被被关禁闭,是因为违规医疗广告。

对于医疗广告,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从一开始其实是抵制的。

两年前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张一鸣明白无误地说过: 即便拥有医疗广告的资质,也选择放弃做医疗广告!

2016年12月,张一鸣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不做医疗广告的逻辑:这件事情降低商业效率,阻挠今日头条流量变现的步伐。

但被营收绑架的今日头条已根本就停不下来了,它根本就无法舍弃医疗广告这块诱人的大蛋糕。

今日头条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甚至可以说,广告收入就是今日头条的原罪。今日头条能从门户网站和BAT的联合围剿中杀出血路,就是因为广告收入能给内容创作补贴,从而在今日头条的平台上一夜之间汇集了大量优质内容创作者,并因此重新定义了内容分发。

无广告,不今日头条。

而广告也是有底线的,也有走到瓶颈的那一天。

这也意味着今日头条运营模式的致命漏洞已经提前出现:如果有一天广告的量跟不上公司的发展,内容制造就会陷入停滞,今日头条这艘巨大的航母就会像撞到冰山的铁达尼号一样突然搁浅。

对从新媒体中脱颖而出的今日头条而言,它只能保持时不我待的战斗状态,因为BAT巨头们在行业浸淫多年,他们一个个手握资源优势,有足够的资本和精力同今日头条耗下去。

所以,今日头条对营收的渴望远远超过任何一家互联网巨头。

其一,今日头条有一个包括内容制造、短视频、国际化、各种投资在内的庞大战略,每一环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其二,没有内容补贴,今日头条的优质创作者就会怎么来就怎么走一样的流失殆尽,BAT等巨头就会趁火打劫。

当正规广告的采摘已无法满足公司的扩张企图时,针对医疗类广告的开发几乎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广告狂人的诞生

我们现在说今日头条是“广告狂人”并不夸张。

2016年,今日头条的广告营收为60亿元;2017年为150亿元,翻了几乎2倍。

2018年,今日头条给自己定下的一个“小目标”:冲500亿,保300亿!

为了保证广告收入的高速增长,今日头条借鉴了百度的广告销售模式,即在各地设置代理,再结合KPI的惩罚制度。

但是百度毕竟是广告行业的老司机,其广告运营模式相对成熟,变现能力也远超今日头条。

前有百度挡路,后有微信围城,对今日头条而言,将广告视角下沉到二三线城市,重新填上因魏则西事件的负面影响产生的空白,已经是一种理智压过情感的必然行动了。

于是就有了在二三线城市擦边球的二跳广告的模式。

但是说到底,这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无畏于法律伦理的畸形发展模式,不仅引发了诸多争议和监管部门的持续关注,最终也将被市场所抛弃。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凭借“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今日头条重新定义了信息分发的模式,也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用户攒集于此,新媒体发展的历史也将证明,今日头条作出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问题是,人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信息也在不断塑造人的价值观。

如果今日头条传播的是哈姆雷特,我们得到的是文艺气质;如果今日头条传播的是低俗、标题党甚至是虚假医疗广告,则是和今天的主流价值观公然作对。

至少在目前看来,在算法为王的时代,今日头条不但没有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还将自己的操守碎了一地。

此前,国家网信办刚刚约谈过“快手”和今日头条旗下“火山小视频”相关负责人,已经传达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国家对平台出于博取眼球获取流量目的容忍已达到极限。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对于立志要做“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的今日头条而言,需要考虑的不仅只是眼前三米的利益,还有创业的初心与基于世界坐标的开阔视野。

今日头条的关键时刻,来了!再见,或者不见,全在今日头条自己!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