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艺术教育,缺憾究竟在哪里?

  • 我要分享:

  我们的艺术教育,缺憾究竟在哪里?

  ■李睦

  人们普遍认为自己和艺术之间存在某种隔阂。这种对艺术的误解可能导致大多数人无法意识到:艺术会给人类社会和个体提供各种可能性,尤其是改变固有思维习惯的可能性。

  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尚未开发的潜能,或独有的思维能力和洞察力,但这些都被对艺术的错误认知所遮蔽了。  

  清华大学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策划过许多高水平展览,例如达芬奇原作展览等。博物馆平均每天的参观量约三千人次,但其中清华学生是少数。为何会这样?据学生反馈,自己去看,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希望老师组织大家去看并现场讲解作品。

  大多数人在看展前会做功课,如查阅相关资料等,进入博物馆后则去“按图索骥”,更准确地说,这是查阅和搜索。如果用这样的方式看展,多数情况下恐怕不会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那种直击灵魂深处的触动,而这恰恰是艺术的真谛。

  其实,艺术是为我们构建另一个世界提供了更多方法和更多可能性。

  我们普遍缺乏艺术教育,且艺术教育中缺乏抽象思维训练,大多数人对绘画的理解简化成了“看图识字”式浏览,这使我们很难辨别绘画作品中的美,也很难辨别生活中的美。

  一幅绘画作品由什么组成?答案可概括起来,不外乎两方面:内容和形式。

  我们观看一幅绘画作品往往从内容入手。以《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画中的风景、人物,人物的首饰、服装,特别是脸上的微笑,包括人物背景故事,或设想达芬奇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这幅作品等。这些都属于作品内容。

  但是,在阅读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分关注作品的内容,却忽视了形式,主要是作品的色彩、线条、形态和空间,以及色彩的搭配、线条的组合、形态的叠加、空间的变化等。

  任何一件优秀的绘画作品,内容不能脱离形式语言的支撑而独立存在。如果说内容是绘画的外表,那么形式就是绘画的骨骼。而且作为形式的色彩、形态、空间和线条,同样也是绘画的内容。

  我们这么多年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时期的美术教育,往往重视内容,而忽视了形式方面的引导。

  很多时候,教师会告诉学生: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显然忽视了形式语言本身的作用,更没有给学生们提供一种学习形式语言的适当方式。而且,我们的艺术教育中缺乏有关抽象思维的训练,这让学生尤其不善于观察事物,不善于体会形式语言的作用和表现性,比如线条的感情、色彩的感受性、空间形态表达的意义和内涵。

  这种思维方式的缺失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大多数人在阅读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只能看到故事和内容,把对绘画的阅读和理解简化为“看图识字”。渐渐地,我们就越来越难以辨别绘画作品中的美,也很难辨别生活中的美,对美的领会能力也逐步弱化。

  因此,我格外想强调形式的重要性。可以说,仅仅关注绘画作品中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是不够的,仅仅阅读那个时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也是不够的。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文艺复兴至今已400多年,我们无法揣测当时达芬奇在想什么。我们离作品创作的时代越远,就越难了解那些绘画的内容。但是,绘画的形式语言则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可塑性,甚至内容本身也可纳入形式语言的范畴。

  这种观点可能触及到很多人以往对艺术的理解和对艺术规则的认识,但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再谈绘画,谈艺术欣赏,谈绘画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都是没有意义的。

  让作品传世并不断让人们从中有所收获的,主要在于形式语言。

  以著名艺术家马蒂斯为例。马蒂斯早年长期生活在巴黎,后期移居法国南部的尼斯,1954年去世。他的作品大量使用线条,甚至以二维的方式来表现他眼中的世界。其实,三维绘画在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兴起,文艺复兴前,以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艺术家们没有对解剖和透视形成足够深入的理解。那么,如果只有达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标准,才能被称为绘画作品,那马蒂斯的不少作品或许连基本门槛都没有达到。

  对于马蒂斯这样的作品,我们能否分析和思考、理解和认知,是检测我们能否真正达到一种宽容,以及对于艺术的理解是否过于极端的试金石。

  我们往往过度关注自己的已知,即便面对未知,也渴望将其变成已知。这容易导致我们被知识蒙蔽双眼。

  从马蒂斯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以往对艺术和绘画的理解似乎存在某种局限性。深入思考,不难发现这些局限性主要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经验和既有的知识,这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往往构成对我们的某种桎梏。

  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对绘画和艺术作品的认知往往建立在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那我们就会把对艺术的理解等同于对知识和经验的验证。

  当我们去博物馆看一件作品时,只想印证一些已知,这本身就会导致我们和这件艺术作品之间出现某种隔阂,因为它剥夺了其他可能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