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一个被误读了千年的李白

  • 我要分享:

  周白之白做客“青睐·云课堂”

  还原一个被误读了千年的李白

  青睐·云课堂

  李白,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位唐代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留下的不止众多传诵千古的名言佳句,还有许多与他相关的美好传说:“铁杵磨针”“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甚至他的死亡,也被蒙上了一层美丽的色彩——“捉月而死”。在众多国人的心目中,李白是狂放不羁、超凡脱俗的“谪仙人”。然而,这也许只是我们心目中的李白,真正的李白到底是什么样子?10月31日下午,周白之白带着他的新作《李白那年三十整》,做客“青睐·云课堂”,还原一个被误读了千年的李白。  

  谈及自己写这本书的初衷,周白之白说他从小就很喜欢李白,包括笔名周白,也是取自母姓“周”和李白的“白”,又因ID被占改为“周白之白”。“李白对于少年人来说是一剂‘毒药’,让人上瘾。”周白之白说,李白最擅长的是歌行,他的歌行体痛快淋漓,那种盛唐少年人气象,跟历代年轻人的“中二病”、年少轻狂能够契合,所以他的诗读起来有种特别的亲切,别管能不能读懂,读的时候都很痛快。

  说到李白的被误读,周白之白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小时候读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以为是喝酒、打架,然后就把桌子一掀走了,认为李白傲视权贵。后来真正读懂这首诗,才知道恰恰相反,是皇帝让他去当官,他特别兴奋——仰天大笑出门去,去做官,‘欧耶’——是这种心情。”周白之白由此想到,是否有很多人和他一样,喜欢李白,但喜欢的其实只是自己想象之中的李白。

  关于李白的美好传说,多半不是真的

  “诗仙”李白,从生至死,每一步都充满了传奇。

  史书记载,李白的母亲在生他之前,梦见“长庚入怀”。长庚,是中国古代对于金星的称谓,也称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金星下凡,开启了李白不平凡的人生。

  少年时期的李白,曾想放弃读书,幸运的是,他在溪边遇到了用铁杵磨针的老太太,从此深受激励,发奋用功,读书万卷,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这个传说在周白之白看来,纯属“心灵鸡汤”。

  至于李白到达长安城之后的高光时刻——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也只是大家的美好幻想。“我认为,真实的高力士,无论才能还是人品,都是非常过硬的。”周白之白介绍,高力士是唐玄宗的宠臣,在唐玄宗的个人感情寄托以及军事政治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皇帝忠实的仆人和得力的助手,颇有功绩。但在这个传说中,他被塑造成了倚仗皇权,与李白作对的奸佞小人。而杨国忠作为当时最大的权臣,更不可能站在一旁为李白磨墨捧砚。

  老百姓欣赏李白“藐视权贵”的风骨,甚至为他找到了生理结构上的依据。传说中,李白的腰间生有一块常人身体所没有的骨头,名曰“傲骨”,这块傲骨限制了李白的运动机能:原谅我一生狂傲,无法“屈身”。

  周白之白认为,最离谱的传说,是说李白间接平定了安史之乱。戏曲《打金枝》里,郭子仪用唱词深情回忆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想从前安禄山曾把兵起,他要夺唐室的锦绣社稷。带人马杀到了长安城里,把一个唐天子赶奔蜀西。李太白荐为父领王旨意,率领着众三军前去杀敌。有为父用尽了千方百计,才斩了安禄山儿的首级。”如果说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救世主,李白就是传说中向世人推荐救世主的“超级英雄”。

  这么传奇的人物,死亡自然也不能是平平淡淡的。五代人书中载,“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捉月而死。”人们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个男人值得一个有仪式感的死亡,于是,李白就连死,都是美丽而浪漫的。

  在周白之白看来,所有这些传说,都体现出老百姓对李白的喜爱之情,我们喜欢他,就把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加在他身上,通过对偶像的高度美化,来寄托自己的心意,投射自我的情感。

  “任侠”二字,是理解李白的关键词

  在周白之白看来,“任侠”二字,是理解李白的关键词。

  任侠,也就是以“侠”为任,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侠”与“儒”是相对的,讲究的是重义气、轻生死。有别于传统印象中的读书人,李白文才天纵,但性格上却有着更偏重于“侠”的一面。他喜好剑术,“少任侠,手刃数人”。《新唐书》记载,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李白在《侠客行》中也写道:“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对只会埋头读书的儒生是非常看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