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外的叶嘉莹:用大半生时间走完返乡之旅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宋宇晟)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正在上映,影片的主角是叶嘉莹。目前豆瓣评分高达8.2分。

  很多人知道叶嘉莹,是这两年,她将毕生积蓄3568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她毕生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人们称她为先生、“穿裙子的士”。

  但很多人或许不了解,这位如今已96岁高龄的老人,用了大半生时间才走完自己的返乡之旅。这,也是这部纪录片要讲的。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片方供图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片方供图

  乱世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在北平察院胡同23号,紧邻西长安街。这里是叶家的祖宅。只不过,当年叶嘉莹曾祖父购置这处四合院的时候,这家人的姓氏还是叶赫那拉。

  姓氏变化的背后其实是时代的变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国家内忧外患之时。

  很不幸,叶嘉莹出生在了一个乱世。但幸运的是,她的家庭给了她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读初二那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随即沦陷。她还记得,那段时间一人家陷入困境。“一家人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又酸又臭的混合面。冬天去上学,在巷口拐弯的地方就能看见冻死饿死的人。”

  也是在那段时间,叶嘉莹的母亲因病去世。刚考入辅仁大学的她一连写下八首《哭母诗》。

  她后来说,“我觉得人生中最悲楚的事情,就是当棺材盖盖上,钉子钉下去的时候,从此就与棺内的亲人天人永隔了。”

  那一年,叶嘉莹只有17岁。

资料图:叶嘉莹 1945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资料图:叶嘉莹 1945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飘零

  时间来到1948年。

  这一年,24岁的叶嘉莹在南京结婚,不久在战乱中随丈夫迁居台湾。

  可到台湾不久,这个刚组建的家庭就遭遇“白色恐怖”。一连几年,丈夫音信全无。叶嘉莹只好一个人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独自生活。

  “我像一支被风吹断的蓬草,离开了故土、遭遇了离乱,跟故乡完全隔绝……”

  1952年,丈夫出狱,但再没有工作。一家人靠叶嘉莹教书维持。开始,她在台湾的中学、大学讲古诗词,后来就有人请她到海外教书。

资料图:叶嘉莹1956年在台北教学。

资料图:叶嘉莹1956年在台北教学。

  叶嘉莹说,自己之前从没有出国的念头,这些都是“被生活逼出来的”。

  事实上,1948年叶嘉莹随丈夫渡海赴台后,常做“回不去”的梦:梦中回到老家北平的四合院,院子却门窗紧闭,她怎么都进不了门,只能长久地徘徊于门外。

  那座四合院于她,是美好的童年、是记忆的安全港、是回不去的故乡。只是她离那里越来越远了。

  只是,无论在北京、台湾,还是在国外,她教的一直都是中国的古诗词。

资料图:叶嘉莹2005年在中国海洋大学作报告,王蒙主持。

资料图:叶嘉莹2005年在中国海洋大学作报告,王蒙主持。

  回家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与加拿大建交后,叶嘉莹看到了回国的希望。

  1974年,在离家二十多年后,叶嘉莹第一次回到北京,回到了那个记忆中的四合院。她一口气写下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在飞机快要达到北京时,我远远看见一排灯火,我就想:那是不是长安街?因为我老家的后门就正对着西长安街。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流泪。”纪录片中,叶嘉莹说,这就是他们那一辈的思乡之情。

  1978年,叶嘉莹申请自费回国教书,此后,她受李霁野邀请来到了南开大学。

  21世纪初,诗人席慕容陪叶嘉莹回到了叶赫那拉的源头——位于吉林省的叶赫古城遗址。

  当时,遗址附近是成片的玉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