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题:拥抱新时代 同声颂中华——双节舞台上的家国情怀
新华社记者周玮、白瀛
中秋、国庆喜相逢,阖家团圆、举国欢庆。让我们聚焦流光溢彩的双节舞台,感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家国情怀。
国粹京韵颂中华
拥抱新时代,同声颂中华。国家京剧院联合全国共19家戏曲院团、院校于9月30日至10月31日举办“致祖国——名家经典剧目展演”活动,以优秀作品献上京剧人对祖国母亲最诚挚的祝福。
9月30日开幕式演出是《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汇集于魁智、李胜素、张建国、袁慧琴、董圆圆、李海燕、江其虎、宋小川、魏积军等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其中“峥嵘岁月”板块,精选红色主题的现代京剧选段,包括现代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江姐》《党的女儿》《西安事变》《红军故事》等剧的精彩片段,以京剧艺术的巨大感染力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10月1日将上演被誉为“吉祥戏”的《龙凤呈祥》,表达国泰民安永昌盛的美好祈愿,展示传统艺术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张力。接下来,《四郎探母》《折子戏专场》等将陆续与大家见面。
观众可走进线下剧场零距离感受演出氛围,也可在爱奇艺、东方大剧院等云端剧场与名家和戏迷同屏互动,实时讨论。
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张亚峰说:“此次展演在尊重和彰显戏曲本体的文化品质、美学规律、艺术魅力基础上,以‘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推动国粹艺术数字化、视频化传播,力图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家国情怀。”
抒情喜剧诠释时代话题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这一年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5周年。聚焦对口援疆、脱贫攻坚等主题,中国国家话剧院复工复业后推出首部新创剧目《那拉提恋歌》,将于10月3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开启首轮5场演出。
“对口援疆工作开展十余年来,每年都有大量优秀的专业人员前往新疆。他们到新疆后,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有责任把这些故事演绎出来,让大家看到。”编剧、导演王宝社说,《那拉提恋歌》是一部抒情喜剧,但没有用夸张手法,也没有使用语言包袱等常见的搞笑手段,而是通过情节的错位创造喜剧情境,体现生活的诗意,这需要对新疆这片土地及人民发自内心的爱。
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王力夫首次挑大梁,演绎剧中男主角援疆干部刘主任。自接到角色开始,他就想尽一切办法贴近人物,光人物小传就写了6页纸。“我一直在找寻刘主任一心要留在那拉提的原因。景色之美与资源之匮乏,民风的淳朴与技术的落后,高薪的诱惑与条件的艰苦,反差对比十分强烈,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随着排练不断深入,我慢慢理解了这个角色身上的执着信念和责任感。”
五洲共赏一轮明月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承载人类向往团圆和睦、美好生活的丰富情感。当前,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这份真情和祈愿尤显珍贵与温暖。
9月28日起,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主办的“天涯共此时——中秋节”线上文化周与全球公众见面。文化周采用数字化手段,通过虚拟展览、交互体验、“云”演出、短视频等多种方式立体呈现。“中秋传承”“中秋文化”“中秋与当代中国”“游在中秋”“娱赏中秋”五个主题介绍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推介各地中秋时令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表达世界人民和谐共处、期盼人类健康幸福的美好愿景。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线上交流与传播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郑浩说,此次线上文化周以数字化方式呈现中秋节传统理念、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希望可以为各国民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中秋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轮明月下,我们同呼吸,人类共命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