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林与《良月流晖》:三次考察良渚 病房中诞生设计稿

  • 我要分享:

  “这是韩美林最有灵气的作品。”知名作家冯骥才曾如此评价良渚主题雕塑《良月流晖》。

  这座高20米的雕塑,从最初的考察、设计,到最后的落成,历时一年。但其背后蕴含的,是韩美林三次考察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在病房中完成设计稿时所付出的心血。

  年届耄耋的韩美林,是2008年奥运“福娃”的设计者,人称“福娃之父”。7月6日,“杭州良渚日”暨首届杭州良渚文化周启动仪式上,由他设计的良渚主题雕塑《良月流晖》亮相。

在病房中,韩美林进行手稿设计。韩美林艺术馆供图

在病房中,韩美林进行手稿设计。韩美林艺术馆供图

  这座雕塑高20米,材质为青铜和石雕。雕塑由基座、玉器和火焰三部分构成。

  琮形基座象征良渚古城和水利系列。玉器的组合融合了天、地、人的意向。刻在玉琮上的符号来自良渚陶器。圆形的玉璧代表上天,也是古文字“良”的变形。居中的三叉形器,代表人与天地的相互呼应。顶端跳跃的火焰,象征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动力。

  如今回想起来,这座彰显良渚古城遗址价值内核和精神的雕塑,诞生过程颇为不易。

  2019年5月,是韩美林进行庚子年邮票设计最为紧张的时刻。

  彼时,他在杭州植物园的艺术馆画了700多张样稿。期间常受“头晕”和“耳鸣”困扰的他,在去良渚考察的前一天,曾被诊断出膜迷路水肿。

  即使身体状况不允许,走进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那一刻,韩美林便沉浸在良渚文明中。

  从展陈丰富的良渚博物院,到草树蓊郁的遗址公园;从品类丰富、制作精美的玉器,到水乡泽国里的先民劳作遗址。第一次的参观,韩美林意犹未尽。

  于是,便有了第二次更为全面的考察。第三次,他带上了好友冯骥才、白岩松等人一起体悟。

  “要碰撞。”韩美林说,要让更多的人走进良渚,互相激发。这样说时,韩美林的雕塑设计也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即“黎明前的黑暗”。“不过这没有问题,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案,因为艺术是自由的。”韩美林像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每一个和他探讨良渚文化的人们说。

  这个构思上的瓶颈和突破,大概花去了韩美林数月时间。灵感的来源,在于不经意间迸发的火花。

  “作为19届亚运会的圣火采集之地,良渚的意义犹如奥林匹亚之于奥运会。”韩美林捕捉到了年前围绕主题雕塑展开的一场对话。他觉得,自己正更接近他的方案。

  然而他病倒了。2020年3月中旬,韩美林因腿上有伤需要每天换药住进医院。雪上加霜的是,有一天走路时,他突然变得不能自控地往一边倾斜,这让医生和夫人周建萍非常担心。

  为争抢时间,韩美林偷偷地把他的设计手稿带到了北京医院,并在医院继续创作。经过手术,当医生告诉韩美林一切顺利,他可以像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时,他的眼泪洒落在多次修改过的设计图纸上。就这样,《良月流晖》的最终稿,在病房里诞生了。

  2020年3月,在所有人的关注重点都还在新冠疫情上时,韩美林发布了已完成良渚雕塑设计并进入泥稿制作阶段的消息。

  4月23日,出院以后的韩美林马上着手制作3米高的玻璃钢雕塑小样。4月25日晚,他完成了雕塑阐释的系列手稿,并于次日凌晨,将所有汇总、编辑完成的资料发至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

  5月22日,韩美林和夫人周建萍一道在艺术馆的空旷处审视已经加上基座的雕塑小样。5月25日,在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张俊杰的带领下,多名专家和负责人来到了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共同围绕雕塑设计的各个方面和修改完善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

韩美林与专家团队探讨主题雕塑制作。韩美林艺术馆供图

韩美林与专家团队探讨主题雕塑制作。韩美林艺术馆供图

  5月29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迎来了韩美林和他的工作团队。

  此后,新发地的疫情再度让北京和杭州的往来受到限制,韩美林一边加紧推进雕塑石材部分在北京制作成型,一边统筹安排火焰铸铜部分的工期和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