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于立霄)作为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之一的数字大运河专题论坛24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聚焦数字技术,共同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建言献策。
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于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沿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余项,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壮美长廊和中华文明生命轨迹的重要脉络。
此次论坛旨在探索解读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的深远内涵,利用数字技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擦亮“千年运河”金名片,提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论坛的主题是“数字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与展示”。与会嘉宾认为,大运河文化属于独一无二的“活”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应跳出传统式陈列叙述概念,要从多角度、多维度,在新的文化和科技背景下进行研究和思考。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遗产监测中心主任赵云表示,申遗时建立的中国大运河遗产监测体系,为指导遗产地开展保护管理、评估保护状况、支持保护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以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开展,世界遗产监测体系将不断完善和提升,监测范围扩展至大运河文化带所含的全部文化遗产资源,总数超过1200项。
谈及大运河文物监测与数字化,赵云认为,大运河文物监测不只是“数字遗产”“城市数字”一环,而是数字化工作的出发点和回归处,通过监测指导数字化需求分析,通过监测结果反映数字化实践效果,通过监测反思数字化途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小棣认为,数字化给大运河保护和利用带来了全新视角,以大运河常州段和淹城遗址为例,通过数字化分析,可完整呈现长江下游水网的治水理水历史以及运河文化发展脉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淹城遗址公园提升指明方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教授张烈多维度介绍了文化遗产展示中的艺术与科技。张烈认为,科技为数字化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人们运用科技手段,创造性展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历史与价值。
张烈说,数字交互媒体的特点是高体验,用3D、4D技术营造出多维度、全视角、沉浸式效果,让人们在互动体验中获得愉悦、情感和认同,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黄雪寅表示,博物馆关键在于讲故事,讲好运河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建立数字、无围墙的大运河线上体验,让博物馆利用现代化手段,把运河文化传播做到极致。
在大运河沿线考古发掘方面,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廷皓表示,大运河沿线有很多重要考古发现,它们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人们不能金钱至上,而要以文明态度保护好文物古迹、保护好文化遗产。
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23日在北京开幕,活动以“运河上的京杭对话,共建共享新未来”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
活动包括开幕式及8项主场活动,通过举办专家研讨、艺术雅集、文旅推介、技术交流、媒体传播、鉴古藏今等活动,联动多方参与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共同行动中来,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