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卖书,图书圈能否开启“破圈”之旅?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4日电(记者 上官云)一部手机,再加上一个支架……互联网浪潮席卷之下,新书发布会搬上云端,直播卖书似乎已经悄然兴起。

  “直播”“带货”无疑是今年的两大热词。作为一种营销方式而言,直播能否让小众的图书出版领域成功打破边界,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

  直播,出版社的“必修课”?

  今年8月份,在上海书展开幕首日,浙江文艺出版社迎来了一连串的直播活动。

作家蒋胜男在上海书展与网络达人直播中。浙江文艺出版社供图

作家蒋胜男在上海书展与网络达人直播中。浙江文艺出版社供图

  “我们很早就开始谋划今年上海书展的直播活动,邀约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名家开展12场文化活动,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现场直播。”浙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许龙桃介绍。

  他提到,具体到12日当天,大概是4个小时的现场直播,销售总码洋近30万元,著名作家蒋胜男进入直播间聊了10分钟,销售图书近3000册,比现场签售活动还要火爆。

  “12日这次与第三方网络平台及网络达人的合作,对方不收取坑位费,我们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在直播间卖书,一起为上海书展‘引流’。”许龙桃表示。

  如其所言,直播现在似乎已经成为出版社营销的“必修课”了。

  作家、专业主播……带货能力哪家强

  值得注意的是,说到直播卖书,知名专业主播强悍的带货能力经常被提及。

  专业主播的带货能力虽强,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陈彦瑾表示,目前就出版社而言,做直播基本还是以作家或者编辑为主。

  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前面提到的“坑位费”。此前有媒体报道,为了让商品在直播间内展示,商家往往需要提前向主播支付“坑位费”,根据主播流量的大小,价格也从几千乃至数十万元不等。

  图书往往利润低又比较小众,如果有这笔费用的话,算是一个负担。另外,陈彦瑾也提到,有时和某些主播合作,出版社可能要提供超低折扣,像这种情况,谈不上利润,就相当于是做推广了。

  线下畅销书,线上也好卖

  其实,单纯在图书行业内,作家本身的知名度、作品畅销程度等,也是影响直播带货结果的重要因素。

《晚熟的人》书封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晚熟的人》书封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前不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新书《晚熟的人》举办了一场线上发布会。据媒体报道,这场发布会,“围观”人数约有150万。

  活动主办方、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兼策划部主任宋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晚直播结束,统计了淘宝、当当、京东三方的销售数据,伴随直播产生的图书销量约为35000千册左右。

  时间的指针再往回拨,此前,作家沈石溪开启直播形式的线上课程,累计有超过14万人观看,当天他的作品《狼王梦》卖出1万多册,码洋超过30万元。

  作家所谓的“带货能力”还是跟他自身的“流量”有关,比如书粉是不是够多,知名度是不是够高等等。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莫言无疑是出版圈的“顶流”。此外,沈石溪、雪漠等许多作家,平时他们的作品就比较受欢迎,带货成绩好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沈石溪在直播中。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沈石溪在直播中。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图书行业的“破圈”之旅

  早前,传统的图书推广模式往往以线下为主,作家直播远不像今年这样密集,也几乎没有被如此频繁地关注和讨论。

  作为一种营销手段,直播可以突破空间界限,降低交易成本。陈彦瑾举了一个例子,“以往再著名的作家,由于场地限制,可以参加的人数终究有限。但直播几乎不受这个限制。”

  图书领域直播的风靡,也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快节奏的社会里,看直播可能会节省一些人的时间成本,同时让他们更便捷地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