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第二个周末,苍山脚下的“白族扎染之乡”大理周城迎来新一波游客。村内规模最大的染坊——璞真染坊内,十余名游客正在体验扎染。缓缓拆开疙瘩布,一只只白色的蝴蝶跃然蓝布上,重庆游客吴娜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吴娜体验的白族扎染,是一项古老的民间染色工艺,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旧籍曾生动描述扎染的工艺过程:“‘撷’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
同时,白族扎染又是一个“年轻”的民族工艺。它登上过《非凡匠心》《最强大脑》等多档热门综艺节目,也是中外游客来大理旅游首选的伴手礼。
“事实上,白族扎染和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也曾面临发展困境。”白族扎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城扎染世家段氏家族第十八代传人段树坤称,鼎盛时期,周城几乎“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染坊一度在周城销声匿迹。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大理第一批游客的到来,扎染这个白族人曾从初生时用的襁褓到大婚时的嫁妆,再到死时穿的寿衣都离不开的工艺,再次复苏。
“很多‘老外’拿着美金要买我们压箱底的扎染布,不少人不认识美金,都不敢接。”段树坤回忆,买扎染的人越来越多后,村里成立国营扎染厂。后来,扎染厂倒闭,周城扎染又回到家庭式染坊、父子间传承的“起点”。
“白族扎染的花纹图案原本有2000多种,但为了迎合消费者喜好,市面上一度只剩17种图案。”看着传统图案渐渐消失,加之从事扎染的人越来越老龄化,段树坤同妻子、白族扎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银开,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
他们俩分工明确,段银开负责“扎”:在传统30多种针法的基础上,又创新出100余种针法。段树坤则负责“染”:开发栀子果、藏红花、苏木等一系列天然染料,让扎染的颜色不再拘泥于蓝色;在染色技艺上,段树坤还引入PH试纸,通过测试染料酸碱度,提高染色成功率。
除了创新工艺,段氏夫妇还进行众多试验:依托扎染布,开发背包、纸巾盒、服饰等一系列产品,出口到日本、泰国等国;创建扎染博物馆,免费供游客参观;主动拥抱外面的世界,积极参加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和电视节目;并和高校、旅行社等机构合作,推出扎染技艺体验、扎染课程培训等项目。
“我们先是把扎染做成一门生意,后又发展为产业。现在,我们把它当作事业在做。“段树坤说。
通过一系列“赋新”,白族扎染焕发越来越强的生命力。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涌入周城,只为参观体验扎染。也有越来越多的周城年轻人,回到家乡传承技艺。
段树坤的儿子段袁和儿媳杨志瑞,就是其中之一。27岁的杨志瑞曾经在广州一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2017年她放弃白领生活回到周城。
“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穿上扎染的服饰,我发现扎染的无限可能性。”如今,已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杨志瑞,利用现代设计理念,开发一系列极简风的扎染服饰和亲子装产品。段袁则不断尝试新的扎法和染色工艺,创新出“大理苍山洱海月”系列作品,目前正在申请专利。
除了段家,整个周城还有更多人在“赋新”白族扎染。北漂的白族青年张翰敏,回乡创立扎染品牌“蓝续”,开创一系列新花样和文化体验项目,受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人的青睐。但同时,她坚持用古法扎染,染料都是板蓝根、藏红花等纯天然植物。
七月的大理已进入雨季,周城的大小染坊内,不管晴天雨天,永远飘着扎染布组成的“蓝天白云”。段树坤抱着小孙子在“蓝天白云”下散步,他身上传统马蹄花图案的扎染马甲,和孙子T恤上的小猪佩奇扎染图案,相映成趣。前方,一块古旧的扎染布在风中飘扬。
“这是我们扎染人的终极追求——‘岁月蓝’。这种颜色,无法复制,唯有交给时间去沉淀。传承技艺,也是如此。”段树坤说。(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