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古风成年轻人心头好,需更多文化溯源教育

  • 我要分享:

  ■本报见习记者 吴金娇

  “李商隐是谁?竟然抄袭我偶像写的《夜雨寄北》。”日前,一名微博网友发文怒斥李商隐抄袭,引来网友“围观”。得知李商隐正是原作者后,该网友再发声明,称自己不知道李商隐这位“冷门诗人”,再次引发网友调侃:和杜牧并称“小李杜”的李商隐,怎就成了“冷门诗人”?无独有偶,有人点评新版《红楼梦》片尾曲“现代感太强,不古风,词作者多补习几年语文吧”,殊不知词作者正是曹雪芹……纵观网络,这般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不在少数,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溯源教育成为关注焦点。

  年轻人偏爱中国风,但更需了解背后源远流长的文化

 

  打开“怒斥李商隐”的网友的微博,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标签——“中国风”爱好者,他关注的全是古风歌曲的相关微博。提起中国风,不少人首先想起的是歌手周杰伦。《烟花易冷》《东风破》《青花瓷》等歌曲奠定了他在歌迷心中的古风地位,他的“御用词人”方文山凭借对古诗词意向的现代化用法,一度被推崇为金牌词人。

  近年来,不单是歌曲,国潮、古风的各类产品也成为年轻人群的心头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着汉服走上街头;故宫淘宝店坐拥664万粉丝,联名款口红一度成为话题焦点;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代表的老牌大社也在积极开发《红楼梦》IP,大批红迷直呼“腰包被掏空”……

  中国风走红的同时,也有一些现象令人担忧。网络上有人指责古装剧《知否》主题曲歌词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全靠辞藻堆砌,矫情而不知所云,“不如喊麦”,殊不知,这是李清照的词句。也有人给苏东坡点赞,认为歌曲 《但愿人长久》词写得不错,“可以和方文山比肩”……

  不少学者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当下不少在网上热捧古风歌词的网友,喜欢的是那些古色古香的辞藻,但对这些古语背后的含义却语焉不详。

  传统文化提升了年轻人的文化素养,但不该被流行稀释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史伟看来,中国风的流行代表了年轻一代成长起来的文化自信,他们不再仅从外来文化中寻求精神慰藉,而是将目光放在本土,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风流行的同时,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溯源教育,让年轻人更多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本身仍然值得关注。

  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这也令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吕志峰喜忧参半。“年轻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固然令人欣喜,但是很多网友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局限在某个单一元素,这显然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了解得还不够。”吕志峰说。

  同样感到担忧的还有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在他看来,少数发出如此评论的网友可说是“叶公好龙”,虽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之美,但不知传统文化的真貌。原因正在于他们缺乏对经典系统、深层的阅读训练,将自身浅层次的趣味爱好当成唯一的审美标准。“不可否认,他们的喜爱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但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也被稀释了。我想在追逐潮流之外,我们更应当追本溯源。”詹丹说。

  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有更多创新方式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学传承18条”,要求让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在此背景之下,2017年9月,教育部对中小学语文课本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在新推出的 “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篇目增加至135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先人教版本增加了55篇古诗词,增幅达到80%。

  在教材改革之外,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也在不断丰富。《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国家宝藏》等节目让国人开始重新认识和走进中华文化,助推了以诗词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热。

  那么,在传统文化教育不断被重视的当下,为何还会出现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点评?不少学者都提到,缺乏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与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传统文化的教育还需要创新方式。

  “文化修养的形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积累,是一个不断浸润滋养的过程。不过,这和当下许多人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詹丹说道。

  想让优秀古典文化深入孩子们的骨髓,好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吕志峰表示,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能止于背诵,而应沿着古人的生花妙笔一路上溯。他建议,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跳出所谓的“标准答案”,从字,词、意向等入手,层层递进,扎实分析,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帮助他们了解经典背后的韵味,让孩子真正走进广阔的诗词世界。此外,他也希望研究古典文化的专家、学者们有时能够“沉下去”,编写一些高质量的普及性著作,帮助年轻人更好地拓展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