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成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那么,中国人是何时开始饮茶的?古人的茶和现代人的茶有什么区别,味道有什么不同?小小茶叶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理念?
西汉时皇帝已开始饮茶 唐朝时茶从宫廷走向民间
可以说,茶一直伴随着中国文明。中国人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茶的发现,最早应在原始采集时代。对茶叶的最早利用,首先应是食用,之后又发现了药用价值,最后才是饮用价值。“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所说的荼,其实指的就是茶。过去人们把能吃的、能喝的树叶包括茶叶在内都叫荼,所以荼所指的范围比茶要大。一直到唐代初期,荼、茶不分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如西安博物院收藏的“西明寺石荼碾”,上面的字就是荼而不是茶。直到《茶经》问世后,人们才开始普遍使用茶这个字。
据《华阳国志》记载,西周时期巴子国(今汉中安康一带)的巴人在武王伐纣之后,曾向周天子贡奉茶叶。而在汉景帝阳陵,更是发掘出土了加工过的茶叶,“而且是陕南茶,一叶一叶的芽茶,证明距今2000多年前的汉景帝时代,皇帝已开始饮茶。”在三国时期,文人已开始关注和描述茶叶,形成了茶文化。
唐代统一全国后,南方和北方文化融合,茶开始从宫廷走向民间,从寺院走向大众,从江南走向北方。宫廷每年都会举行清明茶宴,要求所用茶叶必须是清明前的贡茶。德宗大历五年(770年),建立了湖州贡茶院。国人开始大量饮茶。在唐玄宗开元年间,陆羽开始搜集历史资料、探访名山名茶,写成了《茶经》。当时唐代全国有八个茶区,陕西、湖北、重庆和四川广元以东一带被称为山南茶区,陆羽把山南茶区的金州茶(即安康茶)、梁州茶(即汉中茶)以及湖北的峡茶,作为评比好茶叶的参照。《茶经》不仅对茶叶的栽培和加工、对茶器的设计进行了规范,对烹茶、饮茶的方法也作了介绍。可以说,直到现在全世界对茶业的规范都没能超过《茶经》,堪称当代世界茶道之源。到了唐朝第九位皇帝德宗贞元年间,茶叶年总产量达1亿斤之多,当时人口5000万,人均年消费茶叶2斤左右。
唐代上流社会饮茶追求真香真味 但南方民间还在“吃茶”
那么,唐代人究竟是如何用茶的呢?是刚继位不久、年仅十几岁的唐僖宗李儇,在恭送佛骨回法门寺时供奉的一套自己最喜欢的茶器,在其中一件器物的腿上,还刻有李儇的小名。按照用途,这套器具被分为储茶器、碾罗器、筛茶器、储盐器、煮茶器五部分,材质均为银质鎏金。据展陈文字,其中银茶罗子重1473克,银茶碾子和碢(tuó)轴加起来重1693克,工艺极为考究。
唐代的茶是蒸青团茶,茶叶采了之后要经过蒸青成为饼状,水分干了之后用纸包起来,然后送进皇宫。在饮用前,茶饼就放在镂空的银质鎏金笼子里。准备用茶时,把茶饼从笼子里取出来炙烤后,用小榔头砸成小块,放进茶碾子里碾碎,然后再用银罗子罗,罗好的茶末就落在银罗子下层的盒子里。其他的器具有的是煎茶时使用的,有的用来放盐。水烧好后,通过观看水的情况来判断水温,“一沸”时(气泡如鱼目)要把水舀出来一瓢,“二沸”时(气泡如连珠)把茶末投下去,在“三沸”前(气泡如腾波鼓浪)要把舀出来的水再加进去,过了“三沸”水就不能喝了。最后,将茶汤舀入碗中,其中有沫、饽、花(汤花薄的称为沫,厚的称为饽,细轻的称为花),分酌时要注意沫与饽分配平均。
此外,唐人在饮茶时会放一些盐。除了盐,别的什么都不放。
既然如此,古代小说中为何习惯把饮茶叫做“吃茶”?梁贵林说,在《茶经》之前,古人用的是“茶羮”。这种茶羮混合了葱、姜、花椒、大枣、桂皮、橘子皮、薄荷叶等料物,另外也会加盐。“但在《茶经》之后,讲究茶道的宫廷、寺院和文人雅士等追求的是茶的真香真味,所以茶主要是用来品的,而不是为了食用。但南方民间还有‘擂茶’,这种茶就是茶羮,可用来垫补肚子,所以叫‘吃茶’。”
宋代开始流行“点茶” 到了明代制茶以“炒青”为主
陆羽在《茶经》中介绍的制茶方法叫“蒸青法”,烹茶方法叫“煎茶法”。到了晚唐和宋代,烹茶方法有所改变,“点茶”则比较普遍。
所谓“点茶”,就是直接把茶放在碗里用开水冲。在宋代皇帝中,宋徽宗就提倡“点茶”。另外,宋人还喜欢“斗茶”,看谁的茶在高冲低注下泡沫高,看谁的茶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