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河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等。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研究。专著有《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启蒙中国——近代知识精英的思想苦旅》《转型的阵痛——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与文化启蒙论衡》等多部。
在现代汉语中,提起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她”。“她”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与男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他”以及中性词“它”并列使用。
对于这个“她”,我们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然而,在沿袭几千年的古代汉语中,曾经是没有“她”可言的。中国古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夫权社会,男性是社会的中心,女性没有社会地位,男性的“他”既可用来指代男性,也可用来指代女性和其他一切事物。“伊”字则是“她”的代言人。
《诗经·秦风·蒹葭》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里“伊人”指的是心中思念的那个人,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伊”字的指代范围逐渐缩小,在“五四”前后的文学作品中,“伊”专用指女性。所以我们现在听到或看到“伊人”两个字,心中立刻就会产生女子的形象。
那么,作为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她”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她”字的背后又蕴含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文化事件?
刘半农与“她”
“她”这一字形,在中国传统字书中,早已有之。南朝顾野王所编纂的字典《玉篇》中就已经出现,以后的各种字典,如《集韵》《篆隶万象名义》《康熙字典》等均有收录。
但是据《玉篇》等书中的解释,“她”是“姐”字的异体。当时,“姐”是方言“母亲”的别称,如《说文解字》说“蜀谓母曰姐”。
那么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她”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这就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刘半农说起了。
1918年8月15日,《新青年》5卷2号刊登了周作人翻译的瑞典作家August Strindberg的小说《改革》,在译文前面,周作人特别加上了一段关于“中国第三人称”的说明,其中透露了刘半农的一个个人创意或者说大胆构想:“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觉不便。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
“半农”即是刘半农。刘半农,原名寿彭,后名复,他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仁,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周作人在《改革》一文中将刘半农的个人创意或说大胆构想公之于世。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里,周作人说的是“半农想造一个‘她’字”,而刘半农去世后,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一文中也写道:“他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譬如吧,‘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中国古书《玉篇》中已经有了“她”字这一字形,那么为什么说刘半农创造了“她”字呢?
应该说,虽然古代《玉篇》中已经有了“她”字,但是古代的“姐”与“她”都是“母”的意思,并且古“她”字早已废弃不用,成为一个死字。刘半农则赋予了“她”字第三人称阴性代词这一新的含义,可以说是“旧字新用”“借尸还魂”。
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刘禾在《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一书中指出“这个时期(即五四时期)所发明的最迷人的新词语之一,就是书面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性别区分”,也就是“她”字的创造。刘半农让古文字“她”起死回生,焕发出新的魅力。因此,我们说刘半农创造了现代的指代女性的“她”字。
那么,“她”字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呢?接下来咱们就讲一下刘半农提出“造”“她”字的背景,总体来说主要有两个背景:
第一个背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思想相连。
刘半农提倡“她”字应该说是与《新青年》杂志上女子贞操问题的讨论息息相关。众所周知,《新青年》是当时最早提倡妇女解放的杂志之一,而且还是最早讨论女子贞操问题的先锋刊物。1918年5月15日,由周作人翻译的日本著名作家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在《新青年》4卷5号上发表,从而把“男女问题”中诸如平等、深交、同校等问题一一揭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