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人文学者探秘重建中国传统文化之起点:《海山经》是中国古代“圣经”
中新网厦门6月20日电 (记者 杨伏山)“中国古代‘圣经’是隐藏在《山海经》背后的《海山经》。”厦大人文学院、国学院教授汪晓云,在20日于厦门举办的其新书《一本万殊》分享会上如是说。
汪晓云认为,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误解,而且这些误解是根源性。比如几乎没有人知道中国有自己的“圣经”,一说到“圣经”就想当然意味是西方“圣经”。
在她看来,中国有自己的“圣经”。只不过人们对重建中国传统文化要从哪个起点建起?这个起点一直被遮蔽,没有人发现而已。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一定是道,一定是经。而她的新书《一本万殊》,力图总结溯源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起点,即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与文化现象皆揭示并解释“圣经”。
分享会现场。 杨伏山 摄
多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经历,令她感慨尤深: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困难不是研究本身,而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既有的被当作常识性的误解阻碍并束缚着研究者的观点与视野,也阻碍并束缚着普通民众的观点与视野。
汪晓云称,今天人们之所以对传统文化有很多误解,也不仅仅是西方文化与学术的影响,更为根本的还是中国文化从开端与起源处就具有隐秘性。
以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对“圣经”的论述为起点,《一本万殊》发现中国古代“圣经”为隐藏在《山海经》背后的《海山经》;继而从语言文字、楹联匾额、石刻碑铭、绘画雕塑、寺庙宫观、山水名胜、戏曲音乐、民俗宗教等种种文化现象中,梳理古代“圣经”《海山经》之遗踪,揭示“圣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之源。
汪晓云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并非经典中的文字,而是常言俗语,常言俗语才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秘密的钥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圣经”渗透于各种文化现象中,举凡方言俗语、文献典籍、传说故事、楹联匾额、石刻碑铭、绘画雕塑、寺庙宫观、山水名胜、民俗宗教、人物器物等,无一不含“圣经”之踪迹、无一不与“圣经”话语相印证。
与“圣经”话语相比,“圣经”文化更丰富多样,同时也更隐秘难解。她尝试将古典文献解读与文化现象剖析相结合,对中国古代的“圣经”进行溯源。
汪晓云此前著有《一字之差:“道”何以“道”》、《一名惊人:“昆仑”之“道”》、《一器之下:“翠玉白菜”何以为“镇国宝”》、《一本正经:隐秘的汉语“圣经”〈海山经〉》等书。“《一本万殊》是我已出书中比较重要的一本,前面四本都是基础性的研究,这本书带有总结性。”她说。
以此“圣经”为基点,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一脉相承、万变不离其宗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具体体现为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对立统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对立统一、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对立统一、北方地域文化与南方地域文化对立统一。
汪晓云称,正是在这样的整体性与连续性中,中国文化才可谓“博大精深”,“博大”是其广度,“精深”则是其深度。
据了解,为了撰写这些专著,汪晓云跑了全国许多地方,做了非常多田野调查,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为了中国文化能重现,她除了照顾家庭,几乎放弃、牺牲了一切,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研究上。
“我从零开始做研究,有时很孤独,但必须要坚持。”她说,“把自己献给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是我持续前行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