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 图书仍是好选择(假日观察)

  • 我要分享:

  6月15日,北京书市落下帷幕。

  虽然本次书市,需要预约、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但在书市逛了一圈的于琳琳仍不由得有些激动:“总算盼来了书市,这回要好好逛一逛!”

  文化的盛宴

  仲夏时节,白色尖顶展棚,绿茵茵的草坪,四大展区、近400个展位、近30万种优秀出版物及文化产品,读者徜徉在书海间,这一切,宁静而美好。

 

  只有展位上张贴的“今日已消毒”标识和人们佩戴的口罩在提醒,这一届书市不寻常。受疫情影响,本应在4月举办的书市延至6月。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主办方减少展棚数量,调整展区位置,分时段为读者安排新书首发和阅读文化活动,倡导读者不聚集、不扎堆,享受一场安全便利、内容丰富的阅读盛宴。

  “早在4月,读者就陆续打电话问书市什么时候开。”中国书店店员李昱霏说:“布展期间,就有不少人来买书。”74岁的潘文裕是书市老主顾。6月9日,拉着购物小车,他一早从家中出发,坐一个半小时公交车,赶在书市营业前赶到朝阳公园。他有备而来,一张稿纸上密密麻麻写着书单,与电子技术打了一辈子交道,老人平日里却喜欢看文史类的书。“书市品种多,还便宜,每回小车都装得满满的。”

  相较去年,北京市外文书店的展棚由40平方米增加到160平方米,品种由1.3万种增加到两万多种,“这次书市不容易,我们要备足货,更好地服务读者。”店员徐健说,原本担心限流影响客流,“实际上比预期要好很多。”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蒋颐萱原本跟妈妈来划船,看见外文书店展出的绘本便被吸引过来。“网上购书很方便,但书市的图书看得见摸得着,更能挑选到中意的好书。” 蒋颐萱的妈妈说。

  受民法典出台的影响,法律类图书销售火爆。其他畅销类别分别为文学、社科、生活、少儿、科普。“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北京开启的首个群众性大型文化活动,北京书市不仅可以促进文化消费市场复苏,也可以让读者在平复心情的同时,享受读书的美好与快乐。”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说。

  与书市结缘

  今年是北京书市的而立之年。30年前,李进考是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大型活动处处长。那时图书基本不打折,大学生囊中羞涩买不起书,出版社却把旧书成吨卖给南方的烟花厂卷爆竹。为何不把图书的供需对接一下呢?经过半年调研、筹备,1990年10月10日,首届北京特价书市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有100多家出版社200多个展位。“不仅北京人,外地人得知消息后也纷纷赶来。”李进考记忆犹新:“《世界知识年鉴》半价出售,第一天用4辆大解放卡车拉书,一销而空。”

  读者的热情让李进考和同事们信心倍增。除2013年停办,书市此后辗转北京图书馆、首都体育馆、地坛公园,2014年落户朝阳公园。30年间共办了56届书市,服务读者2000多万人次。最多时四季都有书市,地坛公园一次摆了1300多个展位,吸引100多万读者。

  于琳琳今年29岁,与北京书市结缘21年。8岁那年,姥爷第一次带她逛书市,看到花花绿绿的图画书,她再也挪不开步。姥爷平时很节俭,那天却毫不犹豫地买下了《白雪公主》《青蛙王子》《黑猫警长》等一大摞书。“逛书市得赶早,来晚了想买的书就没有了。”于琳琳俨然一个“书市通”。每年书市一开张,无论多忙,她都会抽空前往,有时接连去好几次。

  年逾七旬的徐士力是书市常客,每一年书市都没落下。他悉心保留着早年书市的门票、宣传册,“书市不仅卖书,也是作者、出版社与读者交流的平台。”一来二去,许多书商都记住了这位“大胡子”师傅,不少人与他成了朋友,“碰上一些我想要的书,他们会给我留着,有时干脆把书赠给我,这是一份难得的交情。”

  传承与创新

  纸张泛黄的线装书、琳琅满目的小人书、难得一见的珍贵典籍……淘旧书一直是北京书市的特色,那些历经岁月的图书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位读者。

  “古旧书是中国书店的立身之本,也是近70年的经营特色。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这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中国书店董事长张东晓介绍,7家门店准备了万余种精品旧书供读者挑选,有中医药古籍、民国珂罗版画册、北京建城600年图书《日下旧闻》等文献资料,首日销售额就超过8万元。“旧书进入再流通,延续了书的生命力。”

  孔夫子旧书网共有26个展棚,陈列10万种旧书,名人信札、民国期刊、元明清古籍等精品旧书深受欢迎。“旧书流通,既环保,又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一举两得。” 孔网业务总监赵爱军说。孔网创立于2002年,销售额以年均20%速度增长,2019年达10亿元。书市上,孔网组织“你读我送”“帮您找书”“以书换书”等活动,书友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