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文物医院”探秘:清洗用上超声波 修复工具近千件

  • 我要分享:

  十余种手术刀、镊子、超声波清洁仪、针灸针、口镜、洗耳球……走进楼署红的陶瓷修复室,扑鼻而来的是一股化学药剂的味道,在不远处的桌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医用工具,令人有种置身医院的错觉。

  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探访浙江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这一“文物医院”。

楼署红修复的南宋官窑仿青铜陶卣残片,左侧为修复后的。 童笑雨 摄

楼署红修复的南宋官窑仿青铜陶卣残片,左侧为修复后的。 童笑雨 摄

  楼署红是浙江省博物馆陶瓷修复师,在这一岗位上,她已默默耕耘了近20个年头,修复了陶器、越窑青瓷、龙泉窑青瓷、青花瓷、彩绘泥塑等150余件文物。

  “干这行,你得懂很多学科知识。”她笑称,工作室就是“文物医院”,自己像个外科医生,各式修复工具加起来近千件,每做一次修复,都要望闻问切。

  “清创”时,用毛刷刷去瓷片上的浮尘,用手术刀清除残留在瓷器表面的泥锈,再用超声波仪器进一步清洗;做“CT”时,用耐火度测定仪检测文物烧制时的温度,容重测试仪测量密度和吸水率,三维视频显微镜拍摄内部裂纹;补缺时,选择医用打样膏或石膏材料做模;“缝补”时,用胶黏剂一一将破碎的器物拼接。

修复时需要的手术刀等工具。 童笑雨 摄

修复时需要的手术刀等工具。 童笑雨 摄

  她曾用4年时间,修复三件国宝级文物——唐代越窑青釉褐彩如意云纹镂孔熏炉、越窑褐彩如意云纹青瓷罂和越窑青釉褐彩如意云纹油灯。

  这三件文物于1980年出土于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鏐母亲水丘氏墓中,是国家一级甲文物。但因当时条件简陋,没有专门的库房,临安方只能放置于银行金库中保存。

上色用的画笔。 童笑雨 摄

上色用的画笔。 童笑雨 摄

  “2011年我们去看时,库保员说夜深人静的时候,还能听到瓷器‘咔咔’的开裂声。”楼署红在进行全面分析检测和详细观察后发现,这三件文物存在器体裂隙、胎釉开裂、釉层粉化、釉面剥落等现象,且这些病害还在继续扩展中。

  经现场调查到制定并通过修复方案,2013年,三件国宝的修复工作开始了。

  “说实话,当时还是顶着很大压力的。”楼署红说,裂隙是这三件文物的通病,需要用合适的粘合剂去渗透加固,而这些只能通过和器物相类似的标本去做试验,等材料筛选工艺确定后再用于文物本体。但文物修复的难点在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新的问题。

楼署红的部分修复工具。 童笑雨 摄

楼署红的部分修复工具。 童笑雨 摄

  她回忆,在清洗熏炉盖时,曾发现盖上出现了两道长长的锯痕。事发突然,又不在原定的修复计划中,她立即汇报了情况,并修改了修复方案。

  如果说,这三件国宝级文物属于“骨裂”,那么楼署红面对最多的,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在一堆杂乱的陶瓷碎片中,按厚薄、颜色、纹饰等特征,将属于—件器物的残片挑选出来,根据口沿、弧度、底足等特征一点点拼对。

  有时,她还能拼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形制,但更多时候,一件器物只剩下三五片碎片支撑。

  “文物修复讲究保持文物的原真性,以前也称为修旧如旧。”楼署红指着照片上曾修复过的南宋官窑仿青铜陶卣残片说,若文物表面有花纹或凹凸的纹路,那缺失的部位也需要恢复。

  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与市场上的商业修复不同,不要求修得看不出一点痕迹。在以不影响文物鉴赏的目的下,要尽可能保留文物上的原始信息,并且会特意把修复补全的界面略低于原器物,使文物在展出时远看完整,近距离观察又能看出修复的部分。在楼署红的提示下,记者方看到残片上不易察觉的修补痕迹。

  如今,这件文物正在浙江省博物馆展出。正是这样的精雕细琢,修复完工的南宋仿青铜陶卣残片再现其千年前的神秘感。

  办公桌上,摆放着一罐罐颜料,楼署红需要依照文物颜色,为修补后的材料重新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