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在虚构里看众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毛翊君
发于2020.6.08总第950期《中国新闻周刊》
父亲去世的第二个冬天,梁鸿去墓地看他。裸露的田野上,十几只羊在坟头咀嚼细茅草、野菊花、蒿草。远处,有人坐在河坡边缘出神。梁鸿想象那人会站起来,转过身指挥他的羊,但始终没有。人久久地坐着,羊不停地吃草,好像时间定格了。
这个画面在梁鸿脑海中生长出故事,变成了长篇小说《四象》。坟头下的亡灵仍然在延续着另一种生活,他们日复一日望着河水流向远方,任四季轮回,听万物和后人在他们顶上发出声响。韩孝先在故事里出现了,他就坐在河坡上,放着羊喃喃自语,一瞬间天崩地裂,他看见了游荡的亡灵韩立挺、韩立阁和韩灵子。
先人对过往念念不忘,他们想在现世寻求答案和历史的延续。而今人在精神上趋近他们的过程中,产生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接纳之余也在用力摆脱。梁鸿在小说里,打通了天地时空,让彼此相互影响,最终又回归于自然的秩序。
这是梁鸿的第三部虚构作品,她试图通过一种非现实的方式来阐释社会内在的逻辑。在《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两部非虚构作品的光环下,她的虚构创作不断被文学圈内外审视比较,也有评论认为她难以突破自己,但她自觉,两种写作都是在完成内心深处最重要的表达,更是塑造作家本身的存在。
隐喻
四个主角的视角,像是一幅拼图,拼凑出梁庄历史的延续,这是梁鸿精心设计的逻辑。
韩立阁是清末的改革者,留洋学习西学,回到县城当县长,他要实现县域自治,推崇民主、科学,最后在运动中被处决。他成了坟墓下的孤魂野鬼,用藤条把自己的头颅固定回身子,躺了一个甲子的时间,直到遇上当今本地的高考状元韩孝先。韩孝先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种种压力之下患上精神分裂症,又回到村庄,莫名看见了另一个世界的故人。韩立阁像是情节最有力的推动者,他不断向韩孝先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死亡,让其帮助他回到现在的村庄,寻找自己被杀的答案,也在韩孝先的意志里强加了复仇的种子。
另一个无所归依的游魂韩立挺,和堂弟韩立阁是两个极端,曾经作为基督教长老,最后因为懦弱和迟疑,在运动中背叛自己的信众和信仰,苟且活到了上世纪90年代,虽然寿终正寝,却无法获得内心的自我救赎。他的讲述,不断丰满韩立阁所说的历史。
这是梁鸿想要表达出的历史观,她借助这样的时空碰撞,用现代人的角度,去反观上世纪30年代的地方自治。
把历史放到现代的环境中,做客观的观照,而许多的细节,在小说里是隐喻一般的存在。这是她第一次尝试这样超越现实来写现实的方式。她有些着迷这种打破了结界、天地共生的感觉。
悲观底色
梁鸿的故事里,一直有条河流。那就是韩孝先对着坟头说话的地方,是韩立阁躺在地下望着的方向。
少年时,她无数次沿着河岸走过。跨过河岸,再过条街,就到了学校。放学再往回走,河岸下面是家。记忆很破碎,只有那种孤独感格外清晰,贯穿了好长的时间。有时候,她一边倒退着走,一边跟同学讲笑话,结果自己掉进了水里。
回忆起来,这就好像映射着她乐观表象下的悲观底色,一直烙在身上。更多时候,她不爱跟人说话,因为现实里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只能对着河流喃喃自语,关于贫穷的家境,关于母亲的生病和去世。
很多年后,她忽然翻到自己那个时候的日记,大概是五六年级,上面写满了“我要当作家”。她全然忘了曾经有过这个念头。只是记得,少年时爱沈从文和张爱玲,大概这就是对作家的概念——只要是写东西来表达自己,不管散文还是小说。
到了18岁,从师范学校毕业,梁鸿去到一所偏远的小学教书。漫天漫地的庄稼把学校包围在中间,一放学,好像天地里又只剩下她一个人。远处也有一条大河在流淌,那个声音跟玉米地的窸窸窣窣一样,有种阴沉和黑暗,仿佛要吞噬掉她。
她忽然发现,身边一直有双同样孤独又忧伤的眼睛。那是自己四年级的学生,一个大约11岁的女孩。女孩总是盯着她,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路边的拐角。有太多老师在村小流动,来了又走,女孩担心梁鸿也会这样。
离别还是在第三年的夏天到来,学生都缠住朝夕相处的梁鸿。有一天,他们绕着村庄散步聊天,女孩也在其中。他们去那条大河边捡石子,看河水流淌,又走到了一个新的苹果园。女孩站在一棵苹果树下,说,老师,你别走,苹果再过三年就结果,等吃了苹果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