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齐一民2008年至2013年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5年间,他这个“北大最老博士生”总共写了五部书,包括一部博士论文和四部文学随笔,多达百余万字,编入他的文学作品《雕刻不朽时光》中,全都付梓。《雕刻不朽时光》也可以说是一部长卷的“北大读博心得录”。记者最近采访了齐一民。
记:您46岁时考上北大读博,据说是那年北大“最老”的博士生。跟一帮“小同学”在一起上学是什么感觉?我读了您的《北大最老博士生》,好像适应得还不错。
齐: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许所有北大博士中只有我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和我同一个导师的小同学中最小的还没毕业,她年龄和我女儿差不多。
至于如何与小同学们相处,甭管你实际年龄多大,只要“师兄、师妹”那么一叫,辈分就被确定啦!这些称呼很具中国特色,因为国外没有,是儒家文化中的长幼排序(学业上的),也有亲情的温暖。
总之,我倒是没觉得读博时年龄差异带来的不适,倒是乐在其中。用最新潮的说法,就是“前浪和后浪们一起玩”。人家带你玩,就说明你还不老嘛!
记:在您眼中,北大是一所怎样的高等学府?或者说北大与其他高校不同的一些特质是什么?哪些是别的高校一时半会儿学不来的?
齐:简单地说北大是由非常聪明和勤奋的人组成的,这一点从入学那天开始就要加倍小心,因为你觉得你哪方面牛,那好,肯定会有人比你还要厉害。
我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大学生(80级,读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那个时代的大学生被视为是“天之骄子”。对我来说年近五旬再次到北大求学,算是找回了20岁时的自我。
记:在北大读博对您的人生和思想有何改变?对您的写作有何影响?
齐:学位可能只是一个称号和结果,而我真正获得的是从事博士研究的方法和思维训练——这才是我从那5年中得到的最大成果。
所谓“博士研究过程”具体地讲,就是第一,你必须找到一个“几乎不可能被发现的问题”;第二,你必须冒着即便你研究出来了也会被全盘否定的风险刻苦研究三四年;第三,直到博士答辩的最后一刻你才最终知道你过去的研究是否有意义,有,你就能拿到学位,没有,你以前的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就是白费时间,你就拿不到学位。
实际上就是上面说的那样,我确实是在答辩的最后一刻才从老师们的答辩评语中得知我的研究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而在北大,我这样5年博士毕业还算是比较顺利的。(柯艾)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