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痴”,那种痴,贯穿于他生命的始终,贯穿于他从事教育事业的始终。他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他有自己的教育主张,并且身体力行,真正做到了痴心痴情、痴行痴言。
陶行知的痴心痴情,表现在他对平民教育的切实作为上。他办教育的平民立场,难能可贵,不仅在那时候有意义,到今天仍然闪烁着光芒。办教育是为了谁?办学校是为了谁?陶行知就像一盏灯,照亮教育事业发展的路。比如他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时,定下四条培养目标:“要养成农人的身手;要养成科学家的头脑;要养成艺术家的兴味;要养成社会改造家的精神和热心。”也就是说,陶行知希望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勤动手、勤动脑,懂科学、爱艺术,有创造精神,愿意为人民服务。陶行知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致力于把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打造成“改造乡村社会的中心”。正因如此,很多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以陶行知为榜样,立志做一两件对社会、对教育有实在意义的事。
陶行知的痴行痴言,表现在他对“行知”理论的躬身实践上。陶行知曾两次改名,由此可以看出他教育思想的转变过程。陶行知的原名是陶文濬,因为欣赏、认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遂改名为“陶知行”。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具体实践时,他发现王阳明的理论需要修改一下,应当将“知”与“行”的次序颠倒过来,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便又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陶行知。
陶行知的“痴”,是爱。我读过他的《预备钢头碰铁钉》,这是他给一个叫吴立邦小朋友写的回信。暂且不说这封信的具体内容,只引用他在信中开头的一段话,即可说明他的痴是爱:“接读你的好信,如同吃甘蔗一样,越吃越有味。世上有十八岁的老翁,八十岁的青年。要想一世到老都有青年的精神,就须时常与青年人往来,所以我很愿意和青年人通信,尤其欢喜和小孩子通信。平时得了小孩子一封信,如得奇宝;看到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他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打开一读,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的泉源!”
连给小学生写一封回信都要激动,可见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童真、童心怎么能做得到?不痴到极致怎么能做得到?
陶行知的“痴”,也是痴迷。只要为办学,他什么都愿意做,不怕跌身价、不怕丢人、不怕出丑。读《手脑相长》一文,我发现陶行知在报纸上刊登过卖艺的广告,为了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为了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水平,他豁出去了。他卖什么艺?“水门汀文艺”。何为“水门汀”?就是水泥地。在水泥地上写字、写文,乞求别人恩赏,陶行知也这样。为此,他写了一首诗说明自己为何要卖艺,只因“乡下先生难度日”:
生长三家村,去来五里店。知己遍天下,终身不相见。雪花飞满天,身上犹无棉。一天吃两顿,有油没有盐;有油没有盐,饿肚看水仙。试问甜后苦,何如苦后甜。进城来索薪,轮流候茶园。薪水领不着,大家凑茶钱。爸爸长叹气,妈妈也埋怨。已经三十岁,还没有家眷。
陶行知的“痴”,还是痴狂。他颠覆了教育的固有模式,请木匠、捕蛇人来做老师。一次,一个孩子擅自把家长的手表拆了,家长来找老师告状,陶行知不仅不批评孩子,反而责怪家长扼杀了一个“爱迪生”。陶行知带孩子找师傅学艺、陪孩子一起去钟表店,让师傅拆装零件,小孩在一旁边看边学。店铺成了课堂,孩子的兴趣得到了保护,修表技术快速提高,真的是“做中学,学中做”。这个典型案例揭示了什么叫“生活即教育”、什么叫“社会即学校”、什么叫“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师生要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老师”,他先是这样“做”的,而后才是这样“说”的。
陶行知的“痴”,更是痴傻。一次陶行知得了一万元稿费,因为妹妹打理家务,日子过得艰难,所以希望哥哥能给家里留一点钱。陶行知好言好语给妹妹做工作:“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