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重置大学教与学的逻辑?

  • 我要分享:

  在线教育,重置大学教与学的逻辑?

  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以及新型基础设施逐步成熟,当前在线教学所遭遇的瓶颈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5G网络覆盖将使得声音、图像以及教学素材的传输更加流畅、稳定。大尺度全高清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则让在线教学场景更生动、更富有层次、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日臻成熟,将推动教学资源多维度和深度的开发利用,用于辅助教学的数据资源将更加丰富,各种数据库、案例集、工具箱层出不穷,助推教学效率迅速提升。

  当这一切成为现实,未来大学教育的基本形态将发生哪些变化呢?

 

  ■陈强 杨洋

  突如其来的疫情,正在默默地改变我们熟悉的许多事物。原本缓慢前行的在线教学也因此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虽然步伐难免踉跄,但转眼就为我们揭开了未来教育的面纱。

  在线教学对于不少老师和同学而言,还有许多不习惯之处。首先是路径依赖。毕竟大家都已经习惯于课堂教学,场景和模式已然固化。其次是在线教学所依托的基础设施还存在诸多缺陷。目前,在线教学装备主要是“电脑+网络+摄像头+麦克风”,在某种意义上,装备会限制我们对在线教学未来发展的想象力。

  网络是在线教学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尽管近年来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但面对大规模高质量在线教学的实际需求,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现场感”欠缺,与课堂教学相比,师生普遍反映在线教学缺乏“现场感”,仅仅从电脑或手机屏幕的“小窗”中,老师比较难识别和判断学生的听课状态,从而对教学内容和方式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加之缺乏表情、眼神及肢体语言的交流,在线教学很难激发老师的授课热情,并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但是,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以及新型基础设施逐步成熟,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当前在线教学所遭遇的瓶颈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5G网络覆盖将使得声音、图像以及教学素材的传输更加流畅、稳定。大尺度全高清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得在线教学场景更生动、更富有层次、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日臻成熟,将推动教学资源多维度和深度的开发利用,用于辅助教学的数据资源将更加丰富,各种数据库、案例集、工具箱将层出不穷,助推教学效率迅速提升。

  当这一切成为现实,未来大学教育的基本形态将发生哪些变化呢?

  当装备能够时刻监督学习时,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会极大提升吗?

  原因很简单,与教学相关的技术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将重塑知识学习和能力习得的供给侧结构,以教师为核心,以教室为场景,以教材为媒介的既定模式将被打破,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渠道、场景、方式将变得更加多元高效。

  当大量优质在线课程可以轻易地以低价甚至免费获取后,学生将有更多选择。更多的教学资源以更加快捷的方式提供,以更加友好的界面呈现,将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多可能。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督学”与“智能导学”系统的深入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各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尽管自孔子而降几千年来,教育家一直强调“因材施教”,但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仅靠教师以及助教的力量,仍然不可能完美跟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进度。然而,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撑下,督学系统可以实时观察分析学生在客户端的行为模式,捕捉课程和作业的互动时间、键盘鼠标等输入操作频率、摄像头观测到的面部表情与眼球焦点等信息,从而判断其学习状态并给予协助。导学系统则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细节表现、与已有大数据进行匹配归类,从而判断其理解难点并提供针对性的解惑资料。这种细粒度、客户化的学习体验,可以最大程度兼顾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真正实现“差异化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信心。

  当学生和老师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时,老师还是老师吗?

  当学生能够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获取各种显性知识时,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必须作适应性调整。

  长时间以来,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类型,也是基于各种“信息”的各种“不对称”而存在,这里所指的“信息”具有多元和多层次特征,包括知识、技能、阅历、经验、思想等方面,“不对称”则包括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单向主导和全面操控、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授课教师及教学方式的有限选择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