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簋的题跋之谜

  • 我要分享: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中,有一件珍贵的青铜器,名为秦公簋。据考,秦公簋,乃春秋时期秦景公时祭器,高19.8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9.5厘米。1917年出土于甘肃天水西南乡间,初为时任甘肃都督的张广建所藏,1935年张氏后人将其变卖,遂为北平书法家、收藏家冯恕购得珍藏。1950年,冯氏后人将其捐献国家,藏于故宫博物院。1959年移交中国历史博物馆,今藏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年,中国邮政发行《东周青铜器》邮票,全套8枚,其中第二枚主图即为秦公簋。

 

  簋盖及器身均作细小盘螭纹,双耳上作兽首。簋盖上有铭文54字,器身有铭文51字,共105字,字体与石鼓文颇为相近。盖和器上又各有秦汉间刻款9字,故知此簋乃官物,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铭文内容记载秦国建都华夏,已历十二代,威名远震;秦景公继承其祖先功德,抚育万民,武士文臣,永保四方,乃作此器以为颂。铭文均由印模铸就,制作方法新颖,在古代青铜器中为仅见之例,开创了早期活字模印之先例。铭文较诸西周金文,字体稍短而多变化,实为秦石鼓文的滥觞。

  因其独特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时至今日,国内外诸多学者已对秦公簋作过研讨和考述。罗振玉、王国维、马衡、徐乃昌、商承祚、郭沫若、容庚、马叙伦、于省吾、吴其昌、杨树达、陈梦家、唐兰、闻一多等均曾于其著述或论文中有所涉及。

  去年底,“大道:百年名人翰墨集萃”展览在上海宝龙美术馆4号展厅举行。此次展览荟萃孙中山、廖仲恺、黄兴、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严复、胡适、陈独秀、陈寅恪、王国维、罗振玉、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郭沫若等百余位名人的翰墨手泽,可谓群贤毕至,星光璀璨。

  此次展览中,有一件罗振玉旧藏、王国维题跋的秦公簋(敦)拓片立轴,是已经在国内展览中第二次出现的“名品”了。此轴上一次现身,是在两年前,时逢王国维诞辰14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国学研究院、档案馆、校史馆、图书馆等单位,特主办“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以志纪念。公立博物馆与民间机构举办的两次展览,均有此轴展出,京沪两地的观众对此应有较深印象了。

  轴上手迹有王氏所题

  上海展出的“罗振玉旧藏、王国维题跋的秦公簋(敦)拓片立轴”,左下端钤有两方鉴藏印,依次为:“黄天才藏文物书画”“半亩榕湖斋藏”。可知此轴曾由台湾著名收藏家、鉴赏家黄天才所有,实属递藏有序、来路明确的“名品”。

  去年恰值“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甲骨四堂”中的“两堂”,“雪堂”罗振玉与“观堂”王国维的手迹,均在此轴之上,怎不让人心怀追慕与珍重之意。“名品”既然再度现身,不妨再度品鉴个中细节,追索其在历史与学术价值方面可圈可点之处。

  此轴中,罗、王二人手迹全文为:

  1. 秦敦。辛酉冬,拓奉永观先生亲家清鉴,明年正月题记,上虞罗振玉。

  2.右秦公敦藏皖中张氏,器、盖俱全,铭辞分刻器、盖,语相衔接,与编钟之铭分刻数钟者同,为从来吉金中所罕见,其辞亦与吕与叔考古图所录刘原父所藏秦盄和钟大半相同,盖同时所铸。字迹雅近石鼓文,金文与石鼓相似者,惟虢季子白槃及此敦耳。虢槃出今凤翔府郿县礼村,乃西虢之物,《班志》所谓西虢在雍者也,此器及秦盄和钟,叙秦之先世云十有二公,欧阳公以为共公时作,薛尚功以为景公时所作,近罗叔言参事跋此敦复以为穆公时作,要皆在秦德公徙雍以后,此敦亦当从故雍城出,其地与郿西虢均西厺陈仓不远,故虢槃与此敦文字均与石鼓相同,盖上又有“□一斗七升大半升”,盖九字乃汉初所凿,如齐国差甗有“大官七斗一钧三斤”八字,均为至汉时尚为用器之证,亦他三代器中所罕见也。辛酉孟冬上虞罗叔言参事以此拓遗余,因记之如右。十二月十一日永观堂西庑书。

  上述两则录文,即罗、王二人题于此轴上的两幅手迹。罗氏手迹题在“天头”上,王氏手迹则题在左侧的“裱边”上。立轴正中裱贴一幅王氏手书标为“敦盖文二”的拓片,实为秦公簋器盖边缘一侧刻铭的拓片。那么,据此可以判定,此轴应为“残件”,原件可能为秦公簋的“全形拓”+器身铭文拓片+器盖铭文拓片,或者至少也应当是器身铭文拓片+器盖铭文拓片的组合裱件。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传世数幅秦公簋拓片“全件”来考察,这一“残件”可能还经过重新装裱,否则“敦盖文二”不太可能居于立轴现在的位置之上。当然,这一“残件”的核心价值还并不在于秦公簋的器形与铭文拓片是否俱全,而更在于王国维题跋的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