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剑光谈中国抗疫史

  • 我要分享:

  三千年抗疫,淬炼中华文明强大生命力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剑光谈中国抗疫史

  ■本报首席记者 杨逸淇 记者 陈瑜

  “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与疫病作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进程里,疫病几乎是如影随形。但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同舟共济,以磨砺不屈的精神战胜了疫病,繁衍发展到今天。  

  二十多年前,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剑光踏入中国传染病史的研究领域,撰写了《三千年疫情》一书。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之际,他从旧稿中拿出相关部分,春节期间连夜增补,合成《中国抗疫简史》出版。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张剑光教授,请他回顾我国数千年来的抗击疫病历史,谈谈古人的经验对当下防控疫情的启示。

  甲骨文中的“疾年”是中国明确记载疫病流行的最早资料

  文汇报: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疫病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张剑光:商朝。应该说有文字记载以来,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疫病的认识。在甲骨文中,就有很多关于疾病的相关记载。比如说,甲骨卜辞中“疠”指的就是传染病。“疾”字是以一张床的形象表示的,意指人卧床不起,后来通常指流行病。“疥”常用来表示痒疥类疾疫,指发生疹斑症的传染性发热病。“祸风”常作某某因风致疾,也即后世所谓的伤风,即今天所说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蛊”字指器皿中有二个虫,人食之入腹,就成为蛊,我们猜测是肠胃类的疾病。甲骨文中的“疾年”,指这一年社会上反复出现规模、范围较大的流行疾病,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明确记载疫病流行的最早资料。

  文汇报: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特大规模的疫病流行?哪个历史时期最严重?

  张剑光:历史上各个时期严重的传染病都有,种类也是各式各样。现在能看到的是明清时期比较多,因为各种资料记载的比较齐全,我们看得比较清晰。明朝共277年,平均每2.34年中有一年疫病流行,每年发生1.54次疫病。清朝共267年,据《清史稿》记载,出现疫病的年份有134年,而实际清朝流行疫病的年份肯定不止这些。有专家估计,单万历七年至十六年的鼠疫就造成山西、河北500万人的死亡。

  文汇报:您在书中专门讲到“官员畏疫不愿任职南方”,那是什么情形呢?

  张剑光:疫病流行也有地域上的规律,南方普遍较多,比如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隋唐时期的一些官员十分害怕到南方任职,就是因为害怕疫病。由于一般官员害怕到南方去,南方官员数量明显不足,所以官员因事被贬时,常常被流放到岭南地区。如韩愈、柳宗元等被贬,都流放到岭南瘴疠之地。被流放到岭南地区的官员,得疫病而去世的不计其数。

  文汇报:病毒无情,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没有人有“免疫金牌”。您在书中有大量的例子,在此能否略举一二?

  张剑光:历史上感染疫病的皇帝很多。天花和清朝皇帝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像早逝的顺治,民间有他去五台山出家的传闻,但可能性不大,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得了天花。还有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得性病说流传颇广,但从清宫保存下来的病历卡来看,应该不是性病,而是与之病症相似的天花。文人得疫病就更多,“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邻,都得了麻风病。养病期间,卢照邻还写了《释疾文》、《五悲》等文章,记录自己怎么和病魔斗争,最后实在忍受不了自己像个废人一样,自投颍水而死。

  古人在对疫病没有完全认识时,就知道隔离的重要性

  文汇报:疫情发生后,古人有哪些防疫措施?

  张剑光:我总结了比较重要的几点:第一,树立信心,尤其是对于地方官来说。疫情一旦发生,必然会引发老百姓的恐慌,甚至四处逃难。怎么稳定人心,怎么留住人,对地方官来说就是很大的考验。第二,切断传染源,对病人进行隔离。古人在对疫病没有完全认识时,已经知道隔离的重要性。早在夏商周时期,这样的方法就已经产生,得了病就送到专门的场所,看你自己能不能扛过去。历代隔离的场所有两种,一为疫病到来临时性建立的场所,比如宋朝苏轼就在杭州建立了很多病坊,像简陋版的“小汤山”,他招募僧人到各坊管理治疗,为病人准备药物和饮食;另一种是常设的隔离场所。除病人外,接触过病人者也要被隔离。《晋书》中提及“朝臣家有时疫,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第三,医药救治和普及医学知识。唐朝时,政府还编纂简便医书,把常用的药方都抄写到木板上,在村坊要路上展示。至宋朝,有了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政府得以大量印行编辑医书,向各州县加以推广。最后,灾后帮助老百姓生活重建,比如说减税、恢复生产,收养遗孤等。此外,今天我们说的“检疫”,清朝后期也从国外学到了。

  文汇报:古代抗疫经验中,您觉得有哪些我们今天仍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