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那些事儿让日子有滋味
——二○一九我们的文艺·文化篇
由城市老旧房屋改造而成的文化空间。本报记者韩业庭摄/光明图片
舞跳起来,书读起来,球打起来,日子一天天美起来。站在新年的门槛上回望过去一年,公共文化领域的任何点滴变化,都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里泛起了幸福的涟漪。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盘点2019年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工作,呈现了过去一年公共文化领域的亮点。这些亮点,既是对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的落实,也是对人们美好生活期待的回应。
1.文化空间遍地开花
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85号,是始建于1907年的中华圣公会教堂的旧址。2019年的某一天,周围的居民突然发现,这栋以前无人问津的老旧建筑已变身名为“模范书局·诗空间”的“最美书店”,成为北京新的网红打卡地。
过去这一年,在很多城市,像模范书局·诗空间一样,突然“长出来”的文化空间真不少。比如,在重庆主城区,出现了24家24小时开放的城市书房,这些城市书房每天在图书馆闭馆后,继续在夜间为市民提供相应的服务;在温州,2019年全市已建成城市书房88家、百姓书屋61家、文化驿站70家。
这些文化空间,或在街角,或在弄堂里,或在小巷深处,总之离群众越来越近。一出门,一下楼,就能闻到文化的气息,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在城市里正在成为现实。
乡村一直以来都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硬骨头”,乡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明不明显、强不强烈,是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成效的最大考验。
临近年关,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下溪乡桂花村的文化服务中心一天比一天热闹。自从村里的文化服务中心建起来后,村民们纷纷聚集于此看书、打球、跳舞、谈天说地。如果说城市里的图书馆、文化馆等大型场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大动脉,那乡村的文化服务中心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毛细血管。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说,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把农村、社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推动优质资源、服务下沉到基层一线,大力开展群众身边的公共文化服务。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494747个行政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占比86%。
过去一年,文化空间不仅在房前屋后遍地开花,服务效能也随之大幅提升。近年来,为解决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沉睡”的问题,文化行政部门对各地近80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专项治理。截至去年年底,全国1649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1711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分别占比68.5%、73.8%。国家图书馆理事会正式组建,219个公共图书馆、151个文化馆启动理事会制度改革。
2.“文化菜单”更加丰盛
展览场地近1万平方米,240家参展单位,1500家采购主体……2019年春天,文化和旅游部首次牵头举办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暨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传统文艺演出、剧目创作、非遗产品、文创产品,各种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正如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所言,当前公共文化服务正处在从“有没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变的关键时期。过去一年,政府的投入持续加大,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老百姓“文化菜单”上的菜品越来越丰盛。
上海市通过搭建文化云平台,汇聚全市数万场文化活动、数千家文化场馆的资源,为群众提供活动预约、场馆预订、在线参与、服务评价等高品质文化服务。比如,在上海嘉定区,区、镇(街)两级近150个团队活动室也向市民敞开网上预订,哪个时间段有空闲场馆,都一目了然,市民不用再为找活动场馆而发愁。自从有了云平台,嘉定全区公共文化场馆利用率增长了三倍。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库克音乐等14种国内主流权威信息资源数据库也被搬上文化嘉定云平台,市民可在家中轻松查阅各种文化艺术资源。嘉定孔庙、法华塔、嘉定博物馆、韩天衡美术馆等诸多历史文化景点以及嘉定竹刻、名家篆印等文物也通过虚拟3D技术被搬上了云平台,市民可以在线“零距离”观赏古镇、把玩文物字画。
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级公共文化云平台、100多个市级文化云平台。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供需对接,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接下来,文化和旅游部将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实现各级各类平台融合发展,开展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的网上交易,打造“不落幕的文采会”,满足群众更加多样化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