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奢侈品 却又人人用得起

  • 我要分享:

  是奢侈品,却又人人用得起

  北京某写字楼下的快餐店,中午迎来人流高峰。一个男人边排队边读微博段子,不时傻笑。

  对面小区里的三室一厅,午后打扫完毕。小阿姨摘下围裙坐到餐桌旁,翻翻满是“×菜这样吃最营养”的朋友圈。

  这家的老大中考在即,下午最后一节数学课,15岁少年偷看夹在课本里的漫画。离这间教室直线距离400米的学校门卫室,20岁的保安播放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网络有声小说。  

  他回趟家乡需要坐8个小时高铁,每天都有数趟列车往返于小城与首都之间。一个出差的公务员坐在其中一列,她刚刚用平板电脑看了一部电影,随手打开了影评网站。

  车窗外天色渐晚,忽然,网页微信弹出一条新消息,居于南方小城的母亲发来一篇“绽放女人生命最美色彩”的公众号文章。

  社会生活的变迁织经线,电子介质的更迭织纬线,一张网把现代人的时间切割成无数碎片。有的卡在地铁里,有的浮在会场里,有的飘在补习班里……时间和体力被用来投资某种理想化的人生收益,一条条不得不走的路连着一件件必须要做的事,偶有空隙,才是精神能栖息片刻的机会。

  社会越发达文明,精神食粮的货架越丰富,人们选择的自由度越高。有人看电影,有人打游戏,有人运动有人听歌,还有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方式是,阅读

  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是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国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一开始,人们就是记录一下生产生活,赞美一下神明。后来,羊皮、纸草和竹简能装下的事儿越来越多,王朝兴替、宗教源起、科学发现、诗歌戏剧都有了文字载体。历史上很多统治者恐惧“文字”,因为它总是与知识、智慧和审美相关,而拥有这些的民众,常常又渴望自由。它的力量如此巨大,以至于有人试着烧掉书籍去毁灭自由和文明的可能性,但以后要怎么烧呢,“云”是烧不掉的。在人类社会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识字与否与个体身份密切关联,不是谁都有机会接受教育,阅读能力是一件奢侈品。通过抽象符号获得具体认知与感受,是不属于大多数人的体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口中80%是文盲。2015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的文盲率已降至3.6%,远低于世界水平——别说读汉字了,在义务教育普及率近乎百分之百的情况下,大多数年轻人还能读懂“Nice to meet you”。

  “很高兴认识你”,文字的世界。能阅读的内容这么多,铺满了纸页和电子显示屏。经典有范儿,潮流有标题,长文有图,短文有视频——各显神通地招揽着阅读者。新的问题又来了,有人眉头紧锁地发问:碎片化阅读真的有益吗?

  我猜想在忧虑者眼中,200字的微博是碳酸饮料,图文并茂的公众号文章是麻辣烫,每天5分钟看漫画版世界历史或15分钟读完一本经典是方便面和烤鸡架子,网络连载小说是炸鸡汉堡……它们口感不错,省时省钱,但营养密度低,长期摄入还会带来健康风险。

  灵魂不怕长肉,文字也不含卡路里,阅读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自由选择。电子存储和呈现介质削去了阅读的时空限制,它的世界理应更加宽广。不久前发布的《2019中国图书市场报告》显示,数字阅读成主流阅读方式,中国线上图书用户看电子书的时间占比已达到47.9%,纸质阅读为24.1%,听书时间占17.5%。与此同时,一本书常常同时有纸书和电子书两个出版形式,称之为“纸电同步”。一只背包塞不下一个图书馆,却足够放下一本电子书,几千册是最基本的容量,别说出一趟差,人生旅途也够应付了。一顿工作餐读不完《史记》,却刚好能听听老教授的一堂历史课,下午被老板骂一顿,或许心境还留着史观赋予的通达。医院排队挂号刷个微博,课间休息翻翻体育新闻栏目。阅读不必非得学到些什么,有助于什么,也可以漫无目的,找个乐子。

  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都是把“阅读”当成了“生产工具”,它当然永恒具有生产工具的属性,但它也可以什么都不“促进”,什么都不“改变”。

  刚刚过去的2019年发生过一件趣闻,说的是某公司有一项“量子波动阅读”大法,一旦掌握,1-5分钟能阅读10万字,还能复述,小朋友学了,智商能提高到250。哇,一部唐诗300首,吃一根雪糕的时间就读完了,还能背诵,写作能力巨幅提升。很多父母都信了,花钱报班,技术层面的荒诞暂且不提,想想目的层面,得有多么功利。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谁故穿庭树作飞花,谁疑是银河落九天,都不重要,美不重要,乐趣不重要,那个与作者隔着时空相视而笑的瞬间不重要。如此阅读,还不如花无数个1分钟、5分钟去读“碎片”,哪怕是一个微信群里忽然出现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