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汉12月26日电 (张芹 刘艾)“舰证中德交往——中山舰出水文物特展”26日在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的中山舰博物馆开幕,54件(套)涉德出水文物集中亮相,其中八成以上首次对外展出。
据悉,去年中山舰博物馆在对中山舰出水文物进行修复保护工作时,发现一批“德国造”或仿“德国造”文物,包括驳壳枪、电风扇、订书机、军用双筒望远镜等,涉及武器装备及生活用品。
中山舰博物馆馆长何志林介绍,这批“德国造”文物,对研究清末民初的中德商贸和军事关系具有重要实物价值。因此,经过近一年的策划筹备,推出此次特展。
展览分为“以物易货:近代中德贸易”“仿德制器:中国军工建设”“以德为师:中德人才交流”“合作共赢:当代中德关系”四大板块,以中山舰出水文物为线索,反映和记载了从清末至抗战初期,中德两国交往状况。
记者当天在展览现场看到,一把德国制M1934型手枪上,左右两侧分别有毛瑟兵工厂厂标及中文繁体“德国制”铭文;两个欧司朗公司制造的白炽灯玻璃罩完好无损,顶端还印有该公司商标图案;德国亨索尔特公司制造的军用双筒望远镜尽管周身包裹的皮革已经破损,但连接处的商标标识依然清晰可见。
中山舰博物馆文物保管与学术研究部副主任吕昌霖介绍,据查证,1930年左右中国曾向德国进口一批光学望远镜。该馆还查找到这批望远镜报关单、出货单及商品宣传册页,经过实物与文献对比,可以证实此次展出的望远镜出自当时那批进口货物。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12年6月建成下水。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舰。1938年10月24日,中山舰在“武汉保卫战”中于长江金口水域被日机炸沉。1997年1月,中山舰在武汉被整体打捞出水,随舰出水文物达6000余件套。2011年9月26日,中山舰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