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教学创建40年:让沉睡千年的壁画灵动飞跃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兰州11月29日电 (记者 魏建军 李亚龙)“一队队朝圣者,手捧莲花灯,她们朝拜献舞,使得敦煌艺术魅力无穷。”《舞从敦煌来》兰州文理学院敦煌舞教学创建四十年回顾与展演活动28日晚在兰州举行,再现了千年敦煌舞的璀璨与辉煌。

  “敦煌舞”源自敦煌壁画,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交融荟萃的结晶。2016年,兰州文理学院“敦煌舞表演艺术人才培养”被列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目前,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的敦煌舞蹈班每年招收25名学生,分四个年级开设敦煌舞基本训练课、敦煌舞剧目排练课等课程。

图为剧目《妙音反弹》表演现场。 杨艳敏 摄

图为剧目《妙音反弹》表演现场。 杨艳敏 摄

  当晚,学生们通过手势、手位基本动作、武伎、敦煌鼓等教学基本训练组合展示,《沙漠红柳》《千手观音》《妙音反弹》《金刚》《朝圣》等教学剧目演出,全面展示了敦煌舞教学体系从身姿、手姿到眼神精雕细琢,从姿态、神态到神韵精益求精,从动作、片段到剧目异彩纷呈的优异成果。

  现任兰州文理学院驻校专家、甘肃省艺术学校名誉校长的高金荣,致力于敦煌舞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被外界誉为“敦煌舞教学的创始人”。

  “一个舞蹈流派的形成,不仅要有剧目,还应该有自己的教学体系,舞蹈教材、培养人才、舞台剧目三者缺一不可。”28日晚,84岁的高金荣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说,此次剧目《沙漠红柳》为最大创新,以往限制在以敦煌为主题的剧目展示,这次主要表现大自然,突出红柳精神的同时,旨在突破敦煌舞完全在以敦煌为主题的人物和环境。

  高金荣说,敦煌舞教学创新要守住敦煌舞西域、中原、地方“三结合”风格特点这个“根”,形成和敦煌壁画相一致的动律,而不是用一个造型,随便添加舞蹈的过程就是敦煌舞。

图为剧目《金刚》表演现场。 杨艳敏 摄

图为剧目《金刚》表演现场。 杨艳敏 摄

  “40年,就是证明‘敦煌舞是独立的一个舞种’。”高金荣希望,将敦煌舞打造成具有西部特色的舞蹈,历史上曾经的繁华盛世,经过落寞与沉寂,沉睡千年的敦煌再次点亮,这也让艺术者们有机会继承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而这才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艺术。

  作为高金荣的学生,现为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教师赵乔,目前正着手于敦煌舞断代研究。她说,每个朝代的壁画、形象和风格完全不同,可以进一步细化,并对静态舞姿动态化做出新尝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