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四百场 巴金三哥李尧林的电影记录
□李治墨
巴金先生的故居在清理资料时,发现一个英文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从1939年到1944年观看电影的纪录。根据年代和文种,大家猜测是李尧林先生的遗物。于是这本笔记的扫描复制本,寄给了李尧林的当年挚友杨苡老人。杨先生确认,这本看电影的记录,确为李尧林的笔迹。
李尧林先生是巴金先生的三哥(家族大排行,实为亲二哥),两人年龄相差仅一岁多,因此自幼形影不离。1920年暑假,兄弟两人一起考入了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从补习班读到预科、本科,在那里接连念了两年半的书。1923年,兄弟俩在大哥等支持下,一起离开在成都的大家庭,乘船远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到1925年李尧林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巴金到南京养病,两人才分开。
一
驱遣寂寞
李尧林的方法是翻译
李尧林在东吴大学就读一年后,转入北平燕京大学。主修英文和英文教学两个专业,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金钥匙奖。1931年,李尧林到天津南开中学任英文教师,培养了很多杰出的学生。直到1937年7月,日寇轰炸南开中学,炸弹正好落在单身男教员宿舍,李尧林才离开南开。其后李尧林在耀华女中任教,并借住在学生冯文光先生家中。1939年8月天津发生特大洪水,淹没了市区的百分之八十,借宿又变成了不可能。9月李尧林离开天津前往上海,与四弟巴金相会。
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李尧林先生在上海孤岛留下来的史料不多,只有巴金、黄裳、鞠躬有少量记述。黄裳生前最后的文章之一《先师李林和他弟弟巴金》中写道:
“李先生平时驱遣寂寞的方法是翻译。译冈查洛夫的《悬崖》。给他以支持和鼓励的是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朋友和他的旧学生们。译笔的精美使话剧演员在录取考试中朗诵一段译文作为‘试卷’。李林译的《悬崖》根据的是一个英译简本,出版于孤岛的上海,是文化生活出版社的‘译文丛刊’之一。李先生的活动范围只在居处附近,国泰电影院和兰心剧院,他在前者看电影,后者听音乐。我常常作为陪客同去。兰心是‘工部局乐队’的演奏场所,水准不低。他喜欢坐在中排右边座,看电影也是如此。此外,就是逛书摊,买英文旧书。记得我买过一册俄国布宁短篇的英译本送给他,他高兴地说,也许就是他翻译的底本之一。”
随着历史渐远,有的记忆也开始模糊了。黄裳先生这篇文章一开始就说,“1942年前后,先师李(尧)林先生从天津移居上海”,黄裳先生在1948年4月写的《<莫罗博士岛>译后记》也说,“在六七年以前,李林先生从天津来到上海”,其实各种史料都证明李尧林是1939年9月27日中秋节(天津水灾后)到达上海的。
二
西洋古典乐
是他分不开的伴侣
鞠躬院士当时还是中学生,他从少年的视角回顾了同住一寓的“三爷叔”李尧林对他的多方面影响,从中可以看到对音乐的欣赏是李尧林孤岛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巴金与三哥李尧林在孤岛一起生活了十个月,他回忆道:“对工部局交响乐队星期日的演奏会你从来没有缺过席,西洋古典音乐的唱片更是你分不开的伴侣。”
来到敌后孤岛后,李尧林一方面疗养那被饥寒劳损了的身体,一方面从事英文文学翻译。短短几年,他用笔名“李林”翻译了六部名著,其中包括《悬崖4012》《无名岛462》《战争467》《月球旅行4710》《伊达486》《阿列霞496》。另外还有两部没有翻译完的作品,一部《莫洛博士岛》继由他的学生和好友黄裳译完,共同署名出版;另外一部《奥布罗莫夫》,未竟译稿今佚。
翻译之余,除了听音乐,他看了很多电影。这本电影纪录就详细记录着五年左右时间里李尧林所看的电影。
笔者有幸看到这本笔记。封面上有School Exercise Book(学生练习本)、The Wing On Company,Fed. Inc. U.S.A(美国展翼公司生产)和Series“N”(第N系列)的英文字样。李尧林长期执教中学英文,使用这样练习本在情理之中。
翻开封面,工整简洁的记录跃然入目,清秀飘逸的笔书令人赞叹。全部笔记共6页,除了阿拉伯数字外,基本都是英文字符。
第一页正上方是“1939”,然后换行接着“September”,即九月。再换行后接的是用阿拉伯数字按月编号的电影观看记录,每行记录一部,接着数字编号的是影片名,最右方是该部影片的电影院,每年终统计当年总数。到上海的第一个月,他就看了8部影片;第二个月是17部;第三四个月各为26和24部,这样在刚到上海的不到4个月时间里,他就看了75部影片。其中四部影片名前,他加了“@”符号,用意未加说明,猜测是提示关注;影片《The Great Waltz》在记录中出现了三次,后两次他在影片名前分别加了2和3,表明他已经看了第二、第三遍。这部影片名直译为《大圆舞曲》或者《大华尔兹》,但是熟知于当时的译名则是《翠堤春晓》,是介绍奥地利音乐大师约翰·施特劳斯的美国传记大片。记录中他看第一部影片是在“Cathay(Theatre)”即“富丽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化之大成”(当时广告语)的国泰大戏院,今为国泰电影院。
三
不到五年
他看电影达到四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