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1月7日电 题:吴桥杂技:乡村小院里的传承与坚守
新华社记者冯维健、王民
在河北省吴桥县铁城镇张松村杂技小院,60多岁的杂技老艺人何书胜正带领着十几个徒弟收看电视转播,老人家不时望望院子里堆放的杂技道具,和记者说起当年师父带领自己去石家庄观看杂技节的场景。
“吴桥是著名的杂技之乡,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经过了32年,早已成了吴桥的名片。”何书胜说,“可杂技节从没在吴桥办过,我作为吴桥人希望它能‘回家’,今天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何书胜是杂技节的“铁杆粉丝”,也是眼前这座杂技小院的“院长”。何家世代表演杂技,到他孙子这辈已经是第八代了。据何书胜介绍,他从四五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学习走钢丝、骑独轮车,20多岁时开始组班子带徒弟,和弟弟、妹妹一起租马戏大棚表演杂技。1983年,何书胜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杂技团,在全国各地进行演出。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间杂技团逐渐走下坡路。招徒弟难,演出也难,而且民间团体大多是家族式的技艺传授,教学、管理和节目创新都很难有所突破。”何书胜说,再难也要坚持,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不能丢。
之后的十几年里,何书胜每到一处都会去请教当地有名的杂技演员,把他们的演出录像要过来反复琢磨,想方设法用新元素“包装”传统技艺。在他看来,创新也是一种坚守。
几年前,何书胜和在舞蹈学院当老师的朋友一拍即合,想到用舞蹈来增强杂技观赏性的办法。他们将悦耳的《泉水响叮当》和流行的舞蹈元素巧妙融合到传统的“十样杂耍”中,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从那之后,来何书胜的杂技小院联络演出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杂技不仅是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在何书胜看来,杂技是吴桥的文化瑰宝,老艺人是吴桥杂技的魂,年轻人则是杂技艺术的未来,杂技的传承不单单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杂技精神和文化根脉的延续。
何书胜在发展杂技小院的同时,时刻关注着当地杂技老演员的晚年生活,他说:“老先生把手艺传给我们,我们就得对他们负责,让他们放心。”
在何书胜看来,杂技团不仅仅是一个演出团体,更像自己和徒弟们的“家”。他的徒弟中有很多都是家庭困难的孩子,有的还是孤儿。几十年里,他一边给徒弟们传授养家糊口的技艺,一边言传身教,教导他们做人。徒弟们到了适婚年龄,他还会热心地帮忙张罗孩子们的婚事,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成功为三个徒弟举办了婚礼,俨然是一位好“父亲”。
作为杂技团的团长,何书胜不担心徒弟们“自立门户”,还经常鼓励学有所成的徒弟出去闯事业,成立自己的演出团队,让他们学会独立经营管理。何书胜说:“我们终有老的时候,有一天演不动了怎么办?年轻人才是杂技传承的希望。”
现如今,何书胜的杂技团演员超过了100人,常年承接全国各种演出任务,带动着周边村子的杂技事业也红火了起来。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这里有个杂技小院,农闲的时候,只要一听到锣鼓声,准会有人来到这里,看何书胜的徒弟们表演魔术、狮子舞、气功绝活。时间长了,有些心细的观众还能学到几手小魔术,回家表演给孩子们看。
“我从小就在这个院子里练习,不敢也不想改变这里的一切,这既是传承,也是对过去的纪念,我想让更多人了解民间杂技演员的生活。”何书胜说。
【编辑:郭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