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迎来“高光时刻”:摄影经济照亮文旅融合路

  • 我要分享:

  中新网丽水11月7日电(记者 范宇斌)一张照片,成就一个景区,催生“摄影经济”,开拓出一条红绿融合、文旅融合之路。此般蝶变,让浙江丽水正迎来“高光时刻”。

  凭借天生丽质的山水风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以及一批本土摄影人30多年的开拓创新,“颜值”与“气质”俱佳的丽水成为中国首个摄影之乡,缔造出一段光影艺术的传奇。

图为: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 范宇斌 摄

图为: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 范宇斌 摄

  15年来,丽水举办了八届摄影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该市深化实施“文化强市”发展战略,把摄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品牌打造、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将丽水摄影文化与旅游产业“联姻”,迸发出强大的品牌效应、发展效应、经济效应,有力地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

  一张照片成就一个景区 催生“摄影经济”

  云和梯田、缙云仙都、庆元廊桥……丽水处处是景。30多年间,一张张“定格”于此的摄影作品,也让山城摇身一变成了闻名中外的摄影名城。

  1983年,丽水摄影家吴品禾的《仙境》让缙云仙都名噪天下;2015年,俄罗斯摄影师普罗辛·弗拉基米尔取景于丽水古堰画乡的《河流之上》惊艳全球……无数烙下“丽水印记”的美图,定格在摄影师相机的“咔嚓”声中,流传中外。

  2001年,云和梯田遇到了她的“伯乐”——云和籍摄影师郑建文。正是他的一幅《云海梯田伴日升》,让“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云和梯田一炮走红。

  在郑建文看来,云和梯田是一位“四季美人”,每换一种角度,或增一分色彩,或添一丝光线,都能变幻出不同性格的梯田来,富有变化之美的云和梯田激发了摄影人的创作热情。

  “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挂山间;夏至佳禾吐翠,似层层绿浪排苍穹;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刘丽莉从2004年开始用镜头持续记录云和梯田变迁。

  “云和梯田‘走红’摄影圈,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刘丽莉说,从春夏秋冬到白天黑夜,她和一群“摄影迷”已成为云和梯田最忠实的记录者与传播者。

  正是在刘丽莉们的镜头传播之下,云和梯田有了“中国醉美梯田”之美誉,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2011年,集旅游休闲、摄影观光、民俗欣赏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和梯田景区建成,后被评为国际艺术家采风创作基地、国家级民俗摄影采风基地。

  景区发展兴旺了当地乡村。如今,云和梯田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达四五十万人,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也吸引了许多人返乡创业。云和坑根休闲山庄业主张其虎说:“感谢摄影人成就了云和梯田,也让他们这些村民吃起了‘旅游饭’,生活越来越好,还当起了摄影导游。”

图为:云和梯田 范宇斌 摄

图为:云和梯田 范宇斌 摄

  “摄影之花”开遍丽水 促文旅融合

  镜头里的古堰画乡、瓯江帆影、青山绿水等,是丽水这个“摄影仙境”在民众心中深植的印象,这里有浙江绿谷美丽的生态环境、独具匠心的文化工艺与丰饶的山耕物产。

  目前,丽水有3个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22个市级摄影创作基地,这些创作基地已逐渐发展成旅游景点,焕发文旅融合效应,助推乡村振兴。

  在遂昌大柘万亩生态茶园,航拍镜头下层层叠叠、满目翠绿的茶山甚是“吸睛”,20公里越野骑行道引各地骑行爱好者争相前来,茶园正迎茶旅融合发展的“春天”。

  因为摄影,茶园与村庄环抱的遂昌大柘镇车前村的面纱缓缓揭开。该村平均海拔850米,从2013年始举办了两届“云上之巅·魅力车前”摄影节,2014年获评“中国首个摄影文化村”。

  “通过摄影文化为载体,我们积极发展摄影文化村品牌,挖掘古村落、农耕、美食、民俗等文化,把摄影文化与生态风光‘联姻’,从‘绿水青山’拍出‘金山银山’,并带动了云逸远山、云闲斋等一批民宿繁荣发展。”车前村村委会主任范程忠说。

  在松阳四都寨头,自从寨头在摄影界的名声打响之后,四都当地的村民把闲置的房子精心装修,改造成高端民宿,一到节假日,一房难求。近年来,前来四都旅游、创作的游客、摄影爱好者累计超过50万人次,当地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达到近万元。

  在松阳千年古塔延庆寺塔下,正展出的“老兵的故事”影像展,70位松阳老兵相片,以记录着红色浙西南的光辉革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