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馆白丁”变“博物达人” 北京有一支博物馆参访团

  • 我要分享:

“走馆白丁”变“博物达人” 北京有一支博物馆参访团

  朱宏带参访团逛博物馆

  在北京的文博圈儿,有一支“博物馆参访团”。参访团的团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并没有多么深厚的历史、文物学历背景。他们加入参访团的目的,仅仅凭着兴趣、爱好,或者出于培养子女兴趣、爱好的考虑。而今,很多参访团的团员已经从“白丁”晋级成为“博物达人”。最近,记者走进博物馆参访团,听听他们的故事。

  ■源起

  一位博物馆通票发行人

  “博物馆参访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北京博物馆通票负责人曹伟。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手了北京博物馆通票的发行任务。“那时逛博物馆还没有现在这么‘热’,很多博物馆里一天能来两三百人就算多的。”曹伟对记者说。如何通过博物馆通票吸引更多参观者?他决定设计一个口袋书,将各大博物馆最吸引的亮点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同时加入地图、交通信息、“打卡要点”等吸引公众的元素。

  “让通票成为一个贴心的导览手册,成为每一年的文化年轮。”这是曹伟当时的想法。没想到,他的想法、做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且围绕着博物馆通票口袋书逐步形成了一支“博物馆参访团”,聚集了上万名博物馆爱好者。

  有一对老夫妻是今年春天刚刚进入参访团的。每去一家博物馆,老两口都会收集一个博物馆的小印章: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印章印出独特的“五塔寺”造型,一只可爱的小熊猫代表国家动物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印则是一支毛笔……他们的博物馆通票本上,盖满了各式各样好看的印章。从今年2月份到现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老两口已经逛了30余家博物馆,成功从“白丁”进阶成为“博友”。

  平日里,参访团中的“博友”大多都是像老两口这样的退休人员或自由职业者。等到了周末,参访团就成了年轻家长和孩子们的天下。“一家三口逛博物馆,逛得更辛苦。”曹伟感慨道。他曾经在中国地质博物馆里见到过这样的情形:一对夫妻带着八九岁的孩子逛矿石馆,爸爸在远处自己看,妈妈每看到一个美丽的矿石晶体,就像拉橡皮筋似的,把孩子叫过来,机械地念一遍展牌,小朋友“给面儿”地听完就跑了,这样来来回回重复了很多次。曹伟说:“博物馆里其实有很多可以激发孩子好奇心的内容,但是缺少专业的指导,就会像这位妈妈一样,有给孩子讲知识点的心,但自己储备的知识不够,只能念展牌上枯燥的文字。”

  逛博物馆不是个轻省活儿,有时一个上午走走听听,两三个小时都不停歇。曹伟说,“疯狂走馆”仅仅是走向“博物达人”的第一步。随着参与时间的推移,博友们走的馆越来越多,便会渐入佳境,从最开始的“免费必进”、“盲目打卡”,到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对要参观的博物馆有一定的指向性、选择性。“这时要想引领他们继续往前走,就要有好的讲解员带领大家,让‘走馆’转变成‘看展’,让逛博物馆真正成为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

  为此,曹伟开始给参访团物色优秀的讲解员。

  ■组团

  两位资深博物馆讲解员

  在博友的推荐下,曹伟结识了国家博物馆首批志愿讲解员周娅。当时,他通过博友们推荐讲解员的人选。很多博友都提到,有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讲解时声情并茂的样子吸引了好多听众,讲得大家热血沸腾。于是,曹伟打听到,这位老太太名叫周娅,便把她拉入到自己的“博友圈”,博物馆参访团也应运而生。

  后来,在周娅的介绍下,曹伟又结识了与周娅同期进入国博的金牌讲解员朱宏。“朱宏老师退休前是化学老师,知识特别渊博,思维缜密,听朱老师讲文物,就像被带入科学的理性殿堂,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相比较而言,周娅老师则非常感性,善于讲解艺术作品。她的眼光特别独到,阳光动情的讲述常常让‘博友们’激动不已。”曹伟说,这两位挚友,一个讲科学,一个说美育,配合绝佳。

  从2012年开始,每个周末,曹伟都会邀请专业的博物馆讲解员、经验丰富的优秀志愿者作为讲解老师,组织大家走进博物馆,到目前已经组织了250多次的活动。上个月,故宫大展频频。朱宏、周娅两位老师分别选择各自所擅长的领域,带领参访团深度探展。

  朱宏对良渚可谓是情有独钟,2005年便在国博讲解过有关良渚的展览《文明的曙光》。2007年10月,当宣布发现良渚古城后,他第二年4月便前往考古现场,之后对良渚保持着密切的关注,探索良渚与古代中国的奥秘。在“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即将结束之时,朱宏带领大家走进了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