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套路化严重 家长需避免这些教育“误区”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6日电(任思雨)怎样辅导小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可能是每个家长都头疼过的问题。一到春天就指导孩子写春暖花开,一到秋天就写果实飘香,出去旅游就写景点,在家呆着就写干家务……这些题目看似“好写”,却往往不是好作文需要的。看似简单的作文,孩子常常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

  小学生该如何写好作文?家长和老师应该避免哪些教育误区?近日,作家尚爱兰接受中新网专访,曾在语文教学一线任教30年,她用实际经验讲述了一些关于作文的“秘密”。

《作文课》发布会现场。来源:主办方供图

《作文课》发布会现场。来源:新经典文化供图

  避免把妈妈写成“家政人员”

  《我的妈妈》《我爱妈妈》,可以说是每个小朋友上学都会写到、也是家长们非常在意的题目,可不少小朋友一提起笔,就会陷入非常熟悉的套路:

  为了展现“母爱的光辉”,孩子们常常会写妈妈很漂亮,写妈妈很能干,为自己做饭、洗衣服、照顾生病的自己……例如,“她打伞都往我这边歪,自己淋雨;我学习不好,她没少批评我,批评完了,又摸着我的头,亲切地教育我;我发烧了,她一夜没合眼,皱纹都长出来了。我一定要用良好的学习成绩表达妈妈”。

  但在当过多年语文教师的尚爱兰看来,虽然妈妈与孩子的接触多是以生活为主,但妈妈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她希望妈妈的形象能脱离“家政人员”的范畴。

  在新书《作文课》里,她讲到一次辅导小学生写作文的经历,为避免走入“比惨式”的写作,她让学生形容妈妈的职业、有什么样的特点,鼓励孩子讲出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故事。

  她认为,家长和老师在指导的时候应该意识到,“妈妈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肯定有孩子不具备的能力,可以言传身教的事情。这样就可以把妈妈在作文中的形象从‘家政人员’中拔出来,也区别于‘妈妈付出,孩子报恩’的传统思路。用‘付出’和‘报恩’维系的亲情关系,绝不是妈妈无私付出的本意”。

  在一番引导与讲述后,小朋友最终写出了一篇《妈妈带我看梅花》的作文,并成功发表。

  在《作文课》中,尚爱兰把辅导过的小学生化为三个不同个性的虚拟形象“文文”、“依依”、“铭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作文教育经验,而书中所有的师生对话,都是教学过程中真实的对话实录。

作家尚爱兰。来源:出版社供图

作家尚爱兰。来源:新经典文化供图

  不要“迷信”优秀作文选

  尚爱兰是一位任教30余年的语文教师,也是一位小说作家。1999年秋天,榕树下举办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王安忆、贾平凹、余华、阿城和王朔等作家做评委,尚爱兰正是这届比赛最佳小说奖的获得者。

  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更为人熟知的头衔是“作家蒋方舟的母亲”。蒋方舟说,“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会回忆起妈妈从小对我的教育,我认为是可以得到印证的。比如我小时候她是不让我看小学生作文精选的,这一点上我妈妈在书里也有体现。”

  很多家长都认为,辅导小朋友写作文直接的办法,就是交给他们范文书去读,但尚爱兰却说,所谓优秀作文大都是按模式化的方法训练出来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她希望孩子们能看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还有几乎每个人童年都积累过的“华丽辞藻”,“美词美句并非语文惟一的审美。朴实无华、诙谐幽默都是语言的美”,她认为所有方法最根本的目的,都是让孩子乐于用语言文字去表达,“如果仅仅去提倡唯美的话,会给写作文造成非常大的畏惧。”

  她在《作文课》中写道,很多人都希望老师多教教“写作技巧”,但其实,找到“写什么”,就是最重要的写作才能。找到“写什么”的同时,“怎么写”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蒋方舟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小时候当我有一个想写的东西,不管是不是有意思,不管是不是无聊,但我妈妈觉得这件事情是有意思的,你有创作冲动,就应该写下来,至于写得有没有美感、成不成功,其实是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创作冲动是最宝贵的。”

尚爱兰《作文课》。

尚爱兰《作文课》。

  家长老师不要做判官,而要做服务者

  除了作文选与美言美句,在《作文课》里,尚爱兰还对很多作文方法提出了不同的思考:

  “不要用拼音代替汉字!”

  “对于孩子来说,成年人不要在什么都没有教会他之前,先教会他畏惧字数。”

  “好好地写写个人经验,比任何华丽丽的辞藻都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