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中坚守艺术追求 袁运生:艺路60载归来仍少年

  • 我要分享:

  从毕业创作到首都机场“泼水节”壁画,争议中始终坚守艺术追求
  袁运生:艺路60载归来仍少年

争议中坚守艺术追求 袁运生:艺路60载归来仍少年

  袁运生正在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作巨幅油画作品。

  本报记者 刘平摄

  本报记者 李洋

  刚刚通航不久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其独有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氛围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此时,一位参与新机场艺术品创作的老艺术家尤其受到公众关注。他就是曾在1979年为首都国际机场创作了壁画《生命的赞歌——泼水节》的袁运生。1979年10月《北京日报》接连刊登了《崭新的航空港》《喜看壁画的复兴》两篇文章,介绍这幅壁画作品并探讨壁画艺术的复兴。

  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在不同年代、不同事件中,坚持自己艺术追求的道路始终不平坦,但袁运生选择坚持自己的初心。

  毕业创作引两位老师争执

  1955年,袁运生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美院。走进这座艺术殿堂后,他发现自己首先面临艺术道路的选择。在彼时历史环境下,艺术造型观念一边倒,学习苏联。袁运生受老师董希文先生的影响,在学术观念上选择将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造型语言相结合。这个主张影响了袁运生一辈子。

  还在央美读书期间,袁运生就成了“右派”,被遣往北京东郊的双桥农场改造。可天性乐观的他却将这段经历当作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不仅在劳动中强健了体魄,还利用放羊、养猪等机会,画了十几本动物速写。更难得的是,在农场,他与江丰、李宗津、冯法祀等多位在艺术上有明确主张的先生们同住一间宿舍,在和先生们的思想交流中,他更坚定了自己的艺术主张。

  两年后,袁运生回到学校继续学习。1962年毕业前夕,袁运生在江南写生两个多月,重振作画的信心,并在这次写生基础上创作了本科毕业作品——油画《水乡的记忆》。画面以苏州郊区的甪直镇为灵感,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现代主义造型语言相结合,绘出了他对江南古镇的感觉。“有大量写生垫底,创作画面中的人物时不需要模特儿,甚至创作时连写生也丢到一边去,结果画出来却比写生更接近我的感受。可能,这就是真诚的力量。”老师董希文非常满意这幅作品,给出了满分5分,而主张全面学习苏联造型语言的李天祥给出了2分,两位老师争执不下,最终给了4+。“不久,批评这件毕业作品的文章登在杂志上,说这张画里的人被丑化了,我不禁哑然。也许,我丢掉真诚,就会取得赞美。”袁运生不愿背离自己的艺术主张,只是他没想到,为了这份坚持,他在之后的十几年里竟一事无成。

  毕业之际,即便美术大家庞薰琴先生亲自来到央美要人,希望他可以去中央工艺美院从教,但最终他还是被分配到吉林省长春市工人文化宫,成为一名专门辅导业余绘画爱好者的老师。在长春,他一待就是18年。直到1978年,他接到了一个热情的邀约。

  央美的老同学,当时已在云南站稳脚跟的丁绍光、刘绍惠、姚钟华、孙景波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前去西双版纳和临沧傣族地区生活、创作几个月。自由创作,这是一个久违的词,是他内心的渴望。他鼓起勇气向单位请假,一向惜才的长春市总工会主席贺英亲自批准,老同学费正借了三百元钱给他,终于促成了这次采风创作。

  8月,数十个小时的周转颠簸后抵达昆明的袁运生,把前来接站的四个同学吓了一大跳。为了这次采风,他定做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油画框,把四个同学的空自行车全都装满了。同学们打趣儿,“你这是打了家具来卖啊。”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这一次采风将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机场壁画裸体形象引大讨论

  在云南的这次采风持续了四个月。第一次看到祖国西南边陲的风土人情,第一次仿佛回到学校里一样放松、全身心投入创作,毕业后第一次大量使用白描传统技法进行写生创作……袁运生画得忘我。

  “我不得不压抑住兴奋,凝聚自己的感情,用更缓慢作画的办法来更精确地保留我的感受。我不断在自己的心中,也在画里设法塑造我的西双版纳。”袁运生笔下的西双版纳有丰富、浓郁,充满生命的植物群形象,更有单纯、多姿、质朴、爱美的傣家妇女形象。“这是一个既丰富而又单纯的线条世界——柔和而富有弹性的线条,挺拔、秀丽的线条,也有执着、缠绵、缓慢游丝一般的线条。”创作的激情喷薄而出,袁运生不停地画。采风尚未结束,他就在云南昆明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在当地引起轰动。随后,画展被邀请至北京中央工艺美院举办,获得学界关注。于是,当时已接到为首都机场进行公共艺术创作任务的中央工艺美院,向他发出了创作壁画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