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灯彩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眼下,传统的非遗正逐渐迎合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用LED灯代替蜡烛;除了传统荷花灯、兔子灯外,还有各种卡通、夸张的造型;甚至还能达到形、色、声、光、动的效果。
葫芦画非遗传承人张苗。 杨烊 摄
近日,“文旅融合看江苏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采风团走进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探访南京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话。
“做花灯最重要是有耐心,能够静下心来。”博物馆里,秦淮花灯非遗传承人曹真荣的手上“刻”满了南京的灯彩记忆。从5岁就迷上了扎灯,到如今已年过七旬的他,对制作花灯依旧乐此不彼,几乎每天都要“扎”进灯纸、浆糊里。
“秦淮灯彩特别接地气。”在曹真荣眼中,比起其他造型复杂的工艺品,秦淮灯彩小而精致,轻便易携,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中。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杨烊 摄
如何让非遗走上“寻常百姓餐桌”?曹真荣提到,就秦淮灯彩而言,最难的是造型设计,要想创作新的作品,造型设计是关键。“如今花灯的形象款式更为多样,颜色更为鲜艳,保存的时间也更长。”
在选材方面,以往的花灯用纸张、废料来做,现在用竹子、铁丝来扎,更经济实惠。如今,更多的年轻人喜欢用LED灯代替以往的蜡烛,既安全又环保。
“材料在变,但文化内涵没有变。”带着这份热爱,他在不断创新。如今,曹真荣独创的火烤竹篾的技术,与铁丝的可塑性相结合。经他手制作的室内灯、纸扎灯、丝绸灯,均能达到形、色、声、光、动的效果。
对于非遗传承,博物馆里葫芦画非遗传承人张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传承好非遗,要坚持古典、本真,要有地区特点,要有现代元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传统文化,对于文化传承,张苗很有信心。
“我的梦想就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葫芦,不是靠我们画,而是让大家知道葫芦画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能画得好。”张苗说。
文化既来自于传统,又延续为传统。目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非遗保护知识,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深入学校、街道及社区,让更多的青少年及市民朋友全方位感受非遗文化,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搭建了亲近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的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