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音歌唱家为非遗奔走3年

  • 我要分享:

  女高音歌唱家为非遗奔走3年

  汉调二黄与平利弦子腔获得抢救性保护

女高音歌唱家为非遗奔走3年

  陈俊华与演员在录制现场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民主巷是个小小的山坡路,里面的红旗剧院是一座典型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剧院里的座椅令人想起儿时的老电影院。日前,一个通过高度数字化复制抢救性保护汉调二黄与平利弦子腔的录制开机仪式在红旗剧院举行。一位原平利剧团的老团员感慨地说,剧院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中国交响乐团女高音歌唱家陈俊华也出现在开机仪式上。看着经自己倡议发起并奔走三年后,项目终于启动,陈俊华难掩喜悦,“做这件事不为别的,就只想给家乡的非遗保护尽一点微薄之力,只是出于我的一点赤子情怀。”

  红旗剧院是当年平利剧团的所在地。借着开机仪式,当年的“角儿”们重聚在一起,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也已经45岁。这些多年没有登台唱戏的老艺术家们,用残存的记忆和不灭的激情,将当年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段一句一句唱出来、录进唱片,以这种方式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艺术争取尽量多留下一些给后人。

  平利县分管文旅工作的副县长晏清泉介绍,县里有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二黄与平利弦子腔,有着数百年历史文化底蕴。20世纪50年代末期,平利县在“自乐班”的基础上组建了平利剧团,涌现了一批艺术骨干和优秀演员,推出了《老阴山》、《松岭钟声》等一批优秀的剧目。80年代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影响,弦子腔和汉调二黄发展活力不足,受到了冲击,跌入低谷。现如今,这两个在当地曾经盛极一时、口口相传的古老艺术,却因为乏人接棒而濒临“失传”。

  当年的平利剧团是一个为百姓服务的“扁担剧团”,剧团艺术家肩挑扁担翻山越岭为村民演出,四里八乡的乡亲们举着火把漫山遍野地赶来看戏。陈俊华的父母都是剧团的老团员。“我在这里出生,听着弦子腔和汉调二黄音乐成长,是一个标准的‘扁担剧团’的女儿,它们就是我的胎教和启蒙。看着汉调二黄和弦子腔的老一代传承人渐渐故去、老去,但又找不到年轻人接班,我的心里就特着急。由于过去时代的局限,这些老人没有太多的专业戏曲知识,唱词、表演全在心里。随着他们的年岁逐渐增大,在年轻传承人稀少的情况下,如果不进行抢救和保护,汉调二黄和平利弦子腔也许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在陈俊华的奔走呼吁以及各方支持下,安康市财政局专门拨出款项支持此次抢救保护古老戏曲的录制工作。陈俊华介绍,录制以平利弦子腔和汉调二黄为基础,通过对其作品音乐的高度数字复制,达到传承保护、与时俱进的目的。这次录制任务由中国唱片总公司专业录音团队负责完成。

  选择在舞台而不是录音棚录制,陈俊华也有自己的考虑。她说,录音棚里录制效果会比这里好,但狭小的空间会让这些老艺人受拘束,在舞台上他们会更有当年唱戏的感觉。

  现场特写

  “再不留下点儿声音就太可惜了”

  王和林与云伟两位当年剧团的角儿站在话筒前,随着乐队唱起了弦子腔经典名剧《二进宫 》,有板有眼、字正腔圆的唱腔回荡在剧院里;邹成仁和吴荣华两位耄耋老人是一对艺术伉俪,一位是当年平利红旗剧团的老团长,一位是剧团的当家花旦,连续几天重登舞台。特别是邹益礼老先生简直就是满肚子装满了台本儿的“戏篓子”,随便一张嘴戏词即汩汩涌出。遗憾的是,老人家年事已高,气力不济,只能留下几个经典段落。

  录制过程中,我们在现场没有发现一张曲谱——不管是唱戏的老艺人,抑或是乐队伴奏的琴师鼓师,全凭记忆。这是口口相传的魅力,但也有尴尬的时候:耄耋老人吴荣华记忆力已经大不如从前,有很多唱词需要提示。在录制汉调二黄名剧《游西湖》过程中,有两句唱词在场人谁也想不起来了。只好老团长邹成仁带头,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推敲,最终编出“春风不解人心愿,我与谁人诉衷肠”加进唱词。

  说到这次的录制,邹永礼脸露兴奋继而又显忧色:“感谢俊华和中唱总公司做的这件好事。现在硬件设备越来越好,可是能演唱的却没有几个人了。再不留下点儿声音就太可惜了。”

  文/张学军 统筹/刘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