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7处文物点晋升“国保” “金陵国保”越来越年轻

  • 我要分享:

  国立美术馆旧址等7处文物点晋升“国保”,其中5处不足百岁

  “金陵国保”越来越年轻

  昨天,由国务院核定并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在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南京共有7处文物点入选,其中新增国保单位6处,分别是南京鼓楼、马林医院旧址、北京西路日本大使馆旧址、国立美术馆旧址、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和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旧址。另一处国民革命历史图书馆旧址并入第一批国保单位中山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此次公布的第八批国保单位共762处,另有50处与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国保单位合并。上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已先后公布了八批国保单位,共计5058处,南京国保单位总数已有56处。

 

  提到南京的国保单位,人们往往会想到那些有着千百岁“高龄”的古遗址、古建筑,比如明城墙、明孝陵、南朝陵墓石刻等。其实,从6年前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开始,南京入选项目就开始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当时,南京新入选的22处国保单位中,近半数都未满百岁。

  此次入选的7处国保单位,“年轻化”趋势更加明显。除了明清时期的南京鼓楼,其余6项均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有5处不足百岁。

  新入选的“国保文物”不仅年轻,而且不少还在服役,以不同角色身份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国立美术馆旧址现为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是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也是江苏乃至中国的艺术品典藏、研究、展示的重要场所;马林医院旧址自1892年建成以来一直服役至今,1951年改名鼓楼医院,如今已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晒晒南京的新“国保”

  鼓楼

  南京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城楼因遭战火而被毁,到了清代仅剩下城阙。康熙南巡时曾登临四望,树碑建楼,更名“碑楼”,现存台座顶上的木构建筑,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所建。作为明代京师的重要建筑,鼓楼是当时南京城的报时中心,也是催促文武百官勤于政务、京师迎王、接诏书、选妃等重大庆典的重要建筑,是中国古代官式砖构建筑的代表之一。

  马林医院旧址

  1886年,加拿大籍传教士兼医生马林来到南京行医传教,次年,美国基督教会决定为其集资建教会医院。1892年,建成2层楼房1幢,称“基督医院”,这是南京第一座西式医院。因院长为马林,故俗称“马林医院”。1914年,更名金陵大学鼓楼医院,1951年改名为南京市鼓楼医院。

  日本大使馆旧址

  日本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1935—1945)位于北京西路1号、3号,紧邻鼓楼西南角。抗战胜利后,日本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作为敌伪财产被国民政府没收,用作外交部的宿舍,现存3号院内一幢砖混结构的四层点式楼,建筑面积540平方米。

  国立美术馆旧址

  国立美术馆旧址(今江苏省美术馆)始建于1936 年,位于玄武区长江路266号,是中国近现代第一座国家级美术馆,见证了中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开端。国立美术馆主楼建筑四层,立面呈“山”字形,外形简洁庄重、典雅大方,是中国民国建筑中新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之一。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位于秦淮区利济巷2号,由8栋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组成,是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也是为数不多的被在世“慰安妇”幸存者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现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馆。

  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

  位于傅厚岗的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党我军在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设立的第一个公开办事机构,在宣传抗日主张,壮大我党我军力量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37年8月中旬开始设立,至同年11月中旬因时局紧张撤离,办事处在短短三个多月里,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营救并接待了被关押在江浙两省的一千多名政治犯,使大批失去组织联系的同志重新回到队伍中来,还为陕甘宁边区和八路军采办了大量的军需、民用物资。

  国民革命历史图书馆旧址

  国民革命历史图书馆旧址,是中山陵园纪念性建筑物之一,位于行健亭以东、陵墓以西。图书馆始建于1932年冬,前排两层为阅览室,后排三层为藏书库,总面积1234平方米,计划用于收藏有关国民革命历史的史料及书籍。图书馆建成后并未真正使用过,日伪时期曾作为办公楼,抗战胜利后,作为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的办公用房。

  本组撰稿 本报记者 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