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10月16日电 (记者 林春茵)“对我们来说,丝绸之路不仅是很好的民间合作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俄罗斯纪录片导演、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历史频道总监阿列克谢·杰尼索夫16日在福州如是说。
10月15日,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福州开幕。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当天,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主论坛“一带一路”电影交流合作论坛在福州举行,百余位中外电影工作者共探电影产业合作发展的新路径。
阿列克谢·杰尼索夫和同事们用一组上世纪的新中国彩色影像资料,制成7部纪录片,唤醒俄罗斯和中国民众的时代记忆。
俄罗斯民众从中看到父辈,那些曾在上世纪50年代与中国密切合作的苏联专家,参与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解放战争的苏联老兵,这令他们非常激动。在其中《中国的重生》一片中,新中国宣告成立时的彩色画面也首度披露,令中国民众深受感动。
“我们对对方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会赢得当地人民的好感。”阿列克谢·杰尼索夫说,中国和俄罗斯同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对彼此的电影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希望今后两国能建立起更加深入的合作与互鉴。
亚太电影节常务副秘书长、印度山河影业CEO杰哈·钱德勒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中透露,印度和中国将合拍喜剧《美丽的梦想》,讲述印度女孩在中国创业的故事。他表示,未必凸显宝莱坞的歌舞元素,“一定要了解中国市场,更要了解尊重当地观众的心理,用情绪、情感去触动观众”。
国际丝路电影节以常态化对话机制促进开放有序的文化交流生态。学者们认为,丝路电影节优势在于,让世界看到丝路沿线国家地区丰富多彩的影像奇观和色彩斑斓的文化景观。
“‘丝路电影’呈现的极其强烈的民族特色,让世界享受到不仅仅是单一民族的文化价值。”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胡智锋说,这种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恰是中国文化包容度的显示,“是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一种价值追求的体现”。
“电影工作者负担着‘告诉世界中国在发生什么’的文化使命。”知名导演李少红呼吁,搭建平台吸引扶植更多青年电影人参与到“丝路电影”拍摄制作中,帮助地域文化传播更多、更远、更广。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福建和陕西两地轮值,电影产业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目前,福建正依托电影节同“一带一路”电影界在基地建设、创作摄制、市场交易、文旅融合、文创开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交流合作。
“福建符号和标志在海外有很大影响。”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建勇透露,福建2018年全省每两天有1部电影备案,每5天有1部电影开拍,年票房超20亿元人民币,今年势头更猛,“电影产业已经成为福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