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韩国80后写的故事 中国年轻人却能感同身受

  • 我要分享:

  韩国作家金爱烂:用文学打捞生命中失去的部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刘远航

  发于2019.9.9总第915期《中国新闻周刊》

  金爱烂这几天住在簋街附近,道路两边都是饭馆,很有烟火气。这位出生于1980年的韩国作家喜欢在街上转悠,观察人的面孔。汉语不好懂,那些富于变化的脸和眼神就是最直观的语言。上班和下班的时候,老人和小孩,表情都不一样。

 

  8月末,北京仍然很热。金爱烂梳着常见的短发,穿着帆布鞋,都是很年轻的装束。她在学生时期就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经出道17年。她的近作《外面是夏天》刚刚被翻译成汉语,这是她在中国出版的第四本小说集。

  和备受瞩目的韩国电影相比,新世纪以来的韩语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力相对有限,但实际上,新一代写作者已经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女性作家,成为了其中的主力。比如曾获2011年度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的申京淑,还有曾获2016年度国际布克奖的韩江。她们的主要作品都被翻译成了汉语。

  金爱烂是这个女性作家群里最年轻的一个。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是200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长期在首尔讲学,他说,自己从金爱烂和韩江的作品中窥见到一个历史与记忆相互混杂的韩国,一个交织着物质和欲望的现实。

  有趣的是,许多中国读者从这位韩国作家的笔下,看到的是我们同样熟悉的时代“面孔”,比如辛苦准备国考的大学生,自学外语的出租车司机,高校里碰壁的青年教师,还有攒钱买房的年轻夫妇。

  金爱烂为这些斑驳的城市经验找到了足够轻盈而锋利的文学形式,她也因此被称作“都市生活观察家”。在新作《外面是夏天》中,金爱烂将视线从自己和周围扩展到更多的他们,试图对韩国社会的公共情绪进行回应。

  《外面是夏天》由七篇小说组成,其中有六篇都写于2014年“世越号”海难之后。这场灾难至今仍然是个谜。尽管没有直接点明,金爱烂的小说里却弥漫着悲伤的气息。因为处理的是他人的痛苦,她放下了惯有的诙谐笔调。面对突然的失去,人们可以做些什么,这是作家在小说里埋下的问题。

  “好味面馆”

  14岁的时候,金爱烂喜欢跳舞,那时候流行一首叫作《在夏天》的舞曲,欢快的节奏,有着那个时期常见的乐观情绪。不在学校的时候,金爱烂听到的则是另一种“节奏”——母亲的刀在案板上切剁的声音。

  她是面馆女老板的女儿,面馆的名字叫“好味”。母亲每天摘辣椒,挖洋葱,和面,做面条,整天忙活,不知道休息,相信劳动就能带来回报。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开两袋面粉。强悍的女性,这是金爱烂身边很常见的形象。馆子里鱼龙混杂,也让金爱烂提前见识到了社会百态。金爱烂把这段经历写进了小说里。

  算上金爱烂,家里一共有三个女儿,母亲没有选择继续生孩子,而是全身心投入到面馆的生意上,用挣来的钱供女儿们上学和平时的花销。后来,她觉得有必要对女儿的素质教育进行必要的“投资”,于是下了血本,买回来一架钢琴,放在女儿的房间里。从此,这架乐器和面粉共同构筑了金爱烂的少年生活。

  在《多雅生活》里,主人公的母亲开饺子馆,常常顶着贝多芬一样的蓬乱发型,聋子一样两耳不闻,专心包饺子。她为主人公买了一架钢琴。从此,“面粉颗粒在阳光下纷飞,手指搁过的琴键上,绽开一朵朵白花花的指纹。”

  小说里,这个普通家庭后来遭遇了破产,值钱的家当都被变卖,但母亲依然坚持不肯把钢琴卖掉,这件乐器几乎成为了生活的某种底线。至于破产的原因,与父亲给人做担保有关,工厂的大面积倒闭如同多米诺骨牌,最终压倒了饺子店。现实里,正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韩国是重灾区。这年,金爱烂17岁。

  金融风暴成为了韩国社会的分水岭,这之前,是阳光明媚的夏日,之后则是秋天。“我父母经历了韩国高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比较丰盛,人们大多有乐观的期待,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到我成年的时候,这种观念开始动摇,原来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回报。”金爱烂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到了考大学的年纪。尽管母亲会买钢琴来培养女儿的艺术天赋,却从来没想过艺术能成为饭碗,那太不切实际了。高中毕业的暑假,金爱烂偷偷参加艺术考试,违反了母亲让她去读师范专业的意愿。